想咨询一下关于明年考研了,现在开始是不是就要开始准备做真题了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准备考研英语的同学都知道英语历年真题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真题的复习和准备是否就要启动呢?其实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部分动手较早,复习进度较快的同学,练习真题并分析出题思路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如果你现在才刚刚入手准备考研的英语部分,不妨先把真题放一放,等到回顾了基础知识并且单词也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来看真题,这时候的效果应该是更好一些。或者假期的时候你可以配合北京新东方的考研英语强化班一块儿进行复习。接下来就把过剩的学习热情发泄到广泛阅读英语文章上吧。
2021考研备考:时间观念大学很大部分同学过得很散漫,所以对于时间观念并不是很强。而考研非常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规划,需要考生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每天给自己安排小目标,一步一步锻炼自己的时间观念。考研大多数同学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例如参加2021考研的会从2020年3月份开始准备到12月底考试,9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了。但有的同学说我基础不好所以想早点开始复习,也是可以的。但是最早也不要早过大三上学期,因为准备考研时间过长人很容易疲惫,反倒不利于对考研的准备。如果你是从大三上学期就是开始准备考研,到下学期的这半年也不需要每天早出晚归,非要在自习室坐满12个小时。事实上,如果从大三开始准备,每天保证四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基本上也就足够了。2021考研备考:基础复习拿考研大多数同学都需要考试的英语和数学来说。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考平时不断的积累,数学靠的就是基础的扎实。英语的积累就是平时每天的背单词,练语感以及背大作文小作文。基本上如果看一篇文章,里面的单词都认识了,问题就不大了。而数学的扎实的基础就是不断地刷题,只要多做几套试卷,就能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了,然后就从基础、定义去理解,然后多做题联系,多了就自然会了。数学的复习没有捷径的,只能靠自己理解,并且埋头认真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具体怎样复习?一、英语:基础是永远的重点五月份英语的复习依然要以基础为核心。首先单词是每天都要坚持的事情,大家要坚持在一天的三个黄金时间点复习词汇6点—7点、10点—11点、18点—21点。这三个点是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段,当然,也要看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段背英语单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长难句和阅读理解的基础复习应该已经进行一轮了。如何进行下一轮的复习,就需要大家把相关的书看过一遍之后很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复习节奏不同,大家不要被别人的复习节奏打乱,做到坚持自己,在稳中求胜。如果是刚开始准备的同学们,建议先从英语单词开始背起。辅助以做英语阅读的真题,不要着急。二、政治:预热是现在需要做的事政治这个科目在前期是不要求大家多做复习的,但是时间有富余的同学可以把《马原》和《毛中特》这个两个比较难懂且所占分数很大的科目简单的过一遍,等到七月份再进行重点复习。在预热的时候,小伙伴们要注意方法,不要一开始就狂背政治,可以先看一下历年真题,掌握出题特点之后自己总结出复习的侧重点,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强化阶段抛砖引玉。三、专业课:赶早不赶晚专业课是考研的重中之重,也要提早复习,虽然每年的招生简章是在七八月份出来,但是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再复习就有些晚了,尤其是对于一些跨专业的考生来说,五月份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开始了。同学们在前期的预习中可以参照前三年的复习大纲,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专业课的指定书目很多,大家在看的时候切记不要焦躁,尤其是在五月份这个闷热的天气下,宁可放慢脚步一本一本的复习,也不要囫囵吞枣似的想在一个月内全部搞定。四、数学:全面复习基础根据去年考研数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完成从大学学习到考研备战的基础准备。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由于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所以建议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视基础,长期积累;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夯实知识点。每天至少应安排花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其中基础阶段要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理解掌握概念、定义等,用1个小时左右来做习题巩固。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每天再加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用来做习题并总结。所有能开始的开始都不算晚,考研的长途旅行中,起跑线并不重要只要能坚持下去,每天学习到知识,相信最终都会有一个好结果的。
#真知新坐标#To计算机考研党:大家开始复习专业课了吗,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做题,而且要多做真题,多记真题,反复看。记一两道答题的模版,你会发现自己在逐步提高,量变到质变!
真题现在还没有必要,暑假结束之前一直都是在打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做真题还是很费力的,
初试只考一门的专业:教育学
#考研择校#
教育学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超高的分数被称为“卷王”专业,但还有那么多同学使劲往里卷。
原因是专业课只有一门!这就是统考的优势,学硕考311、专硕考333,真题、资料相对好找。不考数学!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没有高数就都好说!
其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学科类的教育学跟老师是很对口的,而且需求很大。去高校做行政、辅导员工作。但是一般都有硬性要求,需要党员身份。去教育类公司的做课程、教学的,主要是个人兴趣。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一般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岗位。
多做真题有好处
现在做真题,到考前两三个月干嘛去呀?没有复习好不要碰真题,真题是强化复习也就是二轮复习完再去做的,单就数学来说,现在做简直是浪费真题,一共就那么三十多套,那是拿来训练真实考研感觉的,不是现在啥也不会当成练习题做的,那是对真题大大的浪费,建议数学上不要那么早碰真题,专业课和英语除外,这两门越早越好!
考研经验分享:英语专业考研最全分析
#考研择校#
英语专业,基础学科。可以考本专业,当然也可以跨专业考研。跟我们常说的数学专业一样。考研必考科目英语,理工科必考科目数学。所以这两门基础学科的专业,考研的时候,当然是比较有优势的。
首先,英语专业可以考本专业:英美文化或者语言学。这算是两个方向,但是考试的时候都差不多,专业课差不多。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2二外日语或243二外法语或244二外德语;③727基础英语;④829英美文学。政治科目,都是要考的,但是二外的话,也就是公共科目2,可以选日语德语法语,大部分非语言类大学,可能最多的就是日语。大学里面日语其实学得都比较基础。科目3基础英语,一般是要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有一定得难度,想拿高分比较难。最后一门是英美文学,当然涉及知识面比较广但是大学里面英语专业都有这方面的书籍。
其次,高翻。高翻,就是高级翻译,分笔译和口译。也叫MTI。很多大学都有开设这个方向。考试科目一般是四门:政治,英语基础,百科,翻硕英语。政治不说,英语基础的话,大部分学校应该是在6级英语之上,百科的话,有基本固定的参考书,汉语百科,背诵的东西比较多。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有些学校的百科会跟学校的优势专业相关,比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百科,好像很多名词解释就跟通信相关,估计学校的培养方案就是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多研究一下真题,找到规律。翻硕英语的话,就跟普通的英语差不多,有些学校可能会出一篇中译英,一篇英译中。有些比较牛逼的大牛学校,还会出现翻译红楼梦。
再者,英语专业可以考学科英语。学科英语,原则上是划分为教育学类,其实大多数不会考很多英语。考试科目有:政治,英语,教育学综合,学科英语。教育学综合,有些学校是自己出题,有些是考333,反正也差不多不出这个范围。教育学综合有四门,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西方教育史,教育学原理四门,搞定就行。
最后,英语专业是可以跨考的。目前我知道的,英语专业跨考比较多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法学(非法)或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社会学,民俗学等比较多。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科目,如果你确实不希望以后从事跟英语相关的,是可以选择跨考的,但是千万不要跨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任何专业。
以上是对英语专业考研的一个分析,当然也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育
2022-09-27一、克服“复习疲劳症”
考研备战已将近一年,不少人身心颇感疲惫,影响冲刺复习,特别是“心理疲劳”的负面影响不可小看:不少考生认为复习时间够长了,再练也不会有多大效果;或认为,复习练习做的不少,总觉收效甚微,再练也难以提高,从而产生茫然的失落感;或失去备考的热情与信心,或出现听天由命心态。这一巨大心理障碍便是“复习疲劳症”,有无治疗良方?
1、短暂休整,以利再战
长期紧张备考感到疲惫时,不妨拿出有一、二天时间休整放松一下:可约三、五同窗好友,或外出远足,爬山,或进行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使身体出汗,头脑休闲,增进健康。保证睡眠,积极休整,以利再战。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实为金石良言。只有消除身心疲劳感,才能以全新心态与热情投入冲刺战,这点时间值得花。
2、慎重选材,务求高效
冲刺阶段所需要的习题应不同于一般的复习材料,它们的题目命制必须有较高的质量,水平和难度,必须相当于或略高于近年真题水平。本人《毕金献冲刺试题解析》即本着此原则编写的。若在此阶段使用质量和水平一般或较低的材料,只能令人原地踏步甚或倒退,结果是对实考的不适应。这样的材料也是导致“复习疲劳症”的因素之一,应避免之。
3、锲而不舍,知难而进
冲刺阶段也是对考生意志的考验阶段,能否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复习疲劳症”成为考研成败的关键。实际上,多数考生的英语水平相差无几,那些意志、薄弱,知难而退者只能甘拜下风,千万铭记“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二、如何冲刺
1、狠抓阅读理解
在目前考研大纲规定的试卷内容与结构中,阅读理解部分占的比重最大。在做冲刺练习时(在实考中)首先全力攻克此堡垒是考研制胜的最佳策略。理由有三:
①阅读是我国考生接触最早、最多的英语学习项目,而成年人的综合理解力与判断力都较强,因而阅读理解应是大家的强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是明智之举。
②阅读理解部分在试卷中占60%,集中优势兵力练好(并在实考中拿下)此部分,就为考研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构成阅读理解部分的3小节共6篇短文都是标准、完整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也是全面复习英语的过程,无论在词汇、语法还是句型语篇结构等方面,都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启示,对完成第一部分完型填空和第三部分写作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英语是一个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必然带动其他相关能力的提高。
2、突出重点抓要害
英语中有一谚语“Grasp all,lose all”(样样都要,样样失掉)这是告戒我们,做事不可贪多求全,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要有重点,抓要害。冲刺复习也不例外,除上述狠抓阅读理解外,另一重点应该是每人各自的弱点,尤其是阅读理解各项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自己的弱项有的放矢的下功夫,往往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3、Learn from your mistakes
在做冲刺练习时,应求甚解,特别是自己读不懂或答错题的地方,一定要认真分析,反复研读,直至彻底搞懂,或找出错误的原因,以免再犯,做到“A fall in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垫,长一智)。切不可一遇到难解之题或难懂之句就去看注解或汉语译文,以为这是捷径,实则不利于自己英语水平的提高。俗话说“NO gains without pains”(不劳则无获)。对自己出错之题或难懂之处要仔细研读、分析、思考、查词典,找出问题症结,再对照参考注解或译文,方是正途。
4、讲求方法与效率
正确使用冲刺试题才能收到应有效果。建议:
⑴每套试题都要在模拟实考的时限和环境下完成,以便测试自己的实际应考能力。若信手翻阅,随机练习,便达不到冲刺的效果。
⑵每完成一套题,便立即对照“参考答案”和大纲中关于写作的“一般评分”标准,自我评分,对答错之题要重新研读,分析,查词典,彻底查清错误原因,不仅要知其当然,还应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水平和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⑶做题顺序:
①快速浏览写作题,看清楚题目内容与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发现可借鉴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
②全力投入阅读理解的攻坚战,务求完胜。即使丢分也不要超过15%,为初试成功奠定牢固基础。
③做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得分率应不低于50%,最后解决写作。由于已经浏览过题目的内容与要求,此时理应已有腹稿。在一不走题,二够字数的情况下,得分率不低于60%应是不成问题的。
在做冲刺试题时用此步骤,在实际考试中同样用此步骤,定会产生良好效果。
三、阅读理解解题提示
1、阅读理解部分A节多项选择题型已用了几十年,题目的类型于样式,大家应已熟悉,差距往往出现在对原文及题目关键信息的把握上,因而仔细审题,善于抓住关键信息,是解题的要诀。不论是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还是词义题,正向选择法和反向选择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2、阅读理解的B节近3年的试题皆采用大纲中的第1种题型,即7选5段落选配题。此题型因有2个干扰段而难度较高。段落排序题难度次之,为段落选配小标题或为小标题选配举例难度殿后。尽管题型的难度有异,但目的相同,即考察考生对英语文章结构的连贯性,一致性,逻辑性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把握文章和各语段的主旨大意,抓住表示前后连贯或衔接的词语,事件,例证,条件,因果等线索,是破解此类试题的关键。
3、阅读理解的C节英译汉也是考研英语多年的传统题型,应是大家很熟悉的。但此题的得分率往往不高。据常发生的问题,建议:
①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再译题句,使译文体现出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关系。
②将长句按各种短语和从句分成小段,分别译出,然后按原句的语法关系和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各小段组合成忠与原文且汉语通顺的句子。
③将译文对照上下文进行检查,找出不合大意或逻辑之处进行修改。
④要求译汉的句中无超纲词,但必须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不同用法。如动词
oblige,既意为“强迫,迫使”,又意为“帮忙,效劳”,而“be obliged to”则意为“感谢”。再如sanction,既是名词,也可是动词,既可作“许可,批准”解,又做“惩罚,制裁”解。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望文生义,不顾句意和上下文,必然出错。应尽力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总之,考研冲刺是考验人们意志和毅力的一场拼搏战,只有不受艰险,知难而上者才有望取胜。“Success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perseverance.”(成功与毅力永不可分)。愿与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