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mba一般需要准备那些教材?,考MBA需要准备多久,考MBA需要准备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2021MBA考研复试参考书目##MPAcc复试参考书目##MEM#复试参考书目##MPA复试参考书目#2021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复试环节,会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考核,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建议进入复试的考生都去提前购买这类书籍,看一下。以下是MBA/MPA/MPAcc/MEM四大专业复试推荐看的专业书籍。
MBA笔试考的是管理类联考,教材目前比较权威的就两家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和机工出版社,如果考MBA,推荐以参考书:
1.英语二,推荐书籍:韩健 高教版《英语二历年真题解析》,推荐理由:考研大纲发布时,就推荐了这本书,历年真题解析很透彻,很实用。我有韩老师微信,需要联系他的可以私信我;
2、数学,推荐书籍:袁进 高教版《管理类联考数学分册》,推荐理由:袁进老师是管理类联考数学泰斗级人物,书籍几乎人手一册;
3、逻辑,推荐书籍:孙勇 机工版 《管理类联考逻辑分册》,推荐理由:逻辑权威的书籍;
4、写作,推荐书籍:高教版《管理类联考写作分册》,推荐理由:上过他的课,考上了都还想继续听的一位老师。
以上仅供参考,如果是在职人员备考,还是跟着机构一起学上岸可能性大些。
教你如何备考管理类联考——MBA、MPA、MPACC、MAud
随着我国就业形势逐渐严峻,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在职人员,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或者寻找新的职业发展之路。2022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公布后无数考研人都直呼太卷,想要躺平,因为今年许多专业的国家分数线直接涨了十几二十分,这在之前是没有预料到的,可以想像今年的调剂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笔者有幸参加了两年的MBA研究生考试,在这里为即将参加第一次考试的研友们提供一些管理类联考的备考心得。
关于初试
初试主要是考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想要考220分以上的同学至少要从六月份开始准备。
首先管理类联考分数学、逻辑和写作。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跟陈剑老师的《数学分册》和《数学高分指南》,这两本书最少刷两遍。然后到九月份可以做一下《顿悟精炼1000题》,这本书偏难,可以测一下自己的水平到哪里了。十月份就需要我们开始刷历年的真题,可以先分不同知识点刷再成套试卷刷。至于逻辑我是全程跟的老吕,因为我是二战,所以能明显感觉到老吕的逻辑书越做越好。刚开始还是《老吕逻辑要点精编基础篇和母题篇》接着是《老吕逻辑母题800练》最后到九月份开始按先分类刷《老吕逻辑真题超精解母题分类版》,再以套卷的方式刷真题。写作分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写作要早一点准备起来,至少九月份就得把写作的书籍看完,先了解怎么写作文,这里推荐王诚的《高分指南写作分册》、《高分指南写作真题论证有效性分析篇》和《高分指南写作真题论说文篇》,配合王诚的视频讲解,按照他提的要求,至少你在十月初就要开始动笔写作文。此外,为了清晰逻辑写作思路,这里推荐大家买一本《论证是一门学问》来看一下,作者是安东尼·韦斯顿。淘宝上就可以买,薄薄的一本,十多块钱。这里强调一点,上面不论是数学,逻辑还是写作都需要在做完一定的章节题目后配套视频讲解课进行学习。有条件的研友可以花几千块去买正版课,如果条件有限可以去淘宝或者咸鱼买D版,下载百度网盘就可以跟着看课了。
其次是英语二,分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和大小作文。考研英语二最重要的是单词,所以如果六月份开始准备,那么你先要买一本考研英语单词书,前期可以配合视频课结合记忆,这里推荐庞庞老师,她的单词课讲得还可以。日常推荐考上背词微信小程序,每天用琐碎时间记忆几组英语单词,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只要能看见单词就知道意思就行。进入七月份,建议大家先学习如何做英语阅读,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逻辑视频课,掌握他的阅读技巧,40分的阅读32分以上完全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刷题,由于本人曾经走过一些坑,所以这里推荐大家做老蒋的《高分阅读80篇》和《阅读理解精读80篇》,专门做英语二,这个整体质量还可以,刷上两三遍你会有发现意外的惊喜。由于老蒋的阅读对我个人不太适用,所以我只刷了他的书然后对照解析自己分析。这里要强调一下,不要做英语一的阅读试题,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命题组,考英语二去做英语一的试题会影响你后面做英语二时的做题思路。本人亲身经历,大家要是不相信也可以自己去试一下。至于其他的完形填空可以也买老蒋的书练一下,新题型和翻译可以做真题的时候顺手练。重要的是英语作文,真让我这个猪猪女孩头秃。如果有条件可以看一下刘晓燕的写作救命班,整理两个大小作文的写作模板,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就行。考试前最好自己试着写一下作文,这里推荐批改网(批改网—秒批作文,两千万人使用的在线英文写作平台),写完后自己批改一下语法和单词错误,练一下语感和写作手感。至于英语作文模板,文章末尾我给大家提供一份我自己整理的,可能不好,仅做一个参考。
关于复试
初试过后休息一段时间我们就需要搜集报考院校往年复试细则,看一下高校对复试的要求,了解复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以及如何准备。(ps:一般有个思想政治表格是需要单位或者档案所在地盖章的,其他的都比较好准备。)此外我们还要了解高校的复试内容,以MBA为例,有的高校是综合面试,不需要笔试,而有的高校复试就需要笔试,所以需要笔试的研友专业课要早一点好好的准备。英语和政治也是如此,有的高校英语还要考听力题,一般从四六级听力材料里节选,有要求的就需要提前将听力练起来;政治大多需要笔试,我们就得提起背一些模板和万能语句,政治尽量写满答题纸。
最后㊗️看到本篇文章的读者都能上岸,考研加油!
同事说她准备去报考MBA,作为经济学毕业的我却笑笑不说话。。。
在家呆了两个月,也不是都没有收获,今天和同事打电话,同事说她趁这段在家办公的时间里也想了很多,准备去报考MBA。她知道我大学就是读工商管理的,问我意见。
其实,之前就有很多人问我,在外企工作,需不需要念一个MBA?念一个MBA对将来的职场发展重要吗?
这个看怎么理解“重要”这个含义了。
确实,在外企, 拿我们公司来说,一般的像做到大中华区或者亚太区的部门负责人这种,就我观察到的,基本上都是MBA学历,甭管是哪个学校念的,但是MBA确实是很多人认为的往上爬需要的一个敲门砖。这个看MBA一年比一年高的学费就知道了,以前我记得大概20万一年, 我同事今年刚读的同济曼彻斯特的MBA,现在学费都要40万了差不多。
但是,你说真正能学到多少东西呢?我那花40万去念MBA的同事主要是去找对象的,她的原话是,40万的学费可以帮你筛选掉很大一部分屌丝。
我那天找她聊天,正好瞥见她的课本,一看,学的内容还是我大学学的那些经济学基本理论,供求关系,会计学那些,对工作有什么内容呢,还真谈不上。
我现在还记得当初学的最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之一,比较优势,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擅长干哪个,就干哪个,这样就可以发挥他们的比较优势。初听这话觉得对,但是细想一下,又觉得哪里不对。这么说,现代科技只能掌握在西方手里了?
今天刚好看到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也谈到西方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他说: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生产袜子的成本高,还是制造飞机的成本高?答案是,中国人制造飞机的成本更高,因为放弃了能卖钱的袜子,而做出来的飞机恐怕还找不到买家。所以,中国工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就应该集中精力生产袜子。”
瞧,这就是西方的比较优势理论,言下之意就是,你落后的国家就专心做你落后的产业就好了,不要想着什么弯道超车,做什么飞机,做了也卖不出去。
所以,同事今天问我意见的时候,我就大概把我今天文章的意思讲给她,具体决定还是她自己做吧。
我是@小伊在外企 每天分享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
教育
2022-09-27MBA初试是参加12月的管理类联考,辅导书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