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暑假之后大三,二本院校打算考研,想考好的院校,应该怎么选院校和专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这问题太笼统。你是那个专业的?有的专业区域性强如医学类、师范类等。要是想考好的211/985学校的话难度是有的、先选地区。再选专业、再选学校。
众所周知,世界500强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远远超过本科生。在“大学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当下,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参加用人单位招聘之时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则很可能被直接拒之门外。一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进入同一个用人单位,前者刚开始的月薪很可能轻松碾压后者。
既然考研对大学生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更合适呢?
我觉得,人生在世,除了死,什么事情都应该尽量早一点,准备考研自然也不例外。我认为,大学生上大一的时候是准备考研的“黄金时期”。因为,像我文章开头所说的,很多大一新生在迈进大学的门槛之后就完全松懈下来,甚至堕落下去。这个时候你如果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话,可能“考研”这两个字会离你越来越远。
当你上大一的时候,你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争取保研的机会。所谓保研,就是相应的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那么保研这个机会如何争取呢?一方面在学业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继续保持高中三年的学习动力,在学习态度上“人无我有”,在学习成绩上“人有我优”;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人,和自己的老师和睦相处,至少做到不得罪对方。尽可能用勤勉刻苦的态度、名列前茅的成绩、出类拔萃的修养感动校方,那么学校在保研的时候不保你还会保谁呢?搭上保研的“高铁”,考研之路会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自然。
如果你在大一争取保研机会的时候折戟沉沙,千万不要有一种“喘口气”的想法——等到大学最后一年才准备去考研,大三的时候才想起考研,可能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在你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要为考研做最充足的准备:向那些顺利考研过关的学长“取经”,详细了解考研的整个流程并搜集考研的相关笔记和资料,空闲时间多学一些英语,争取以最快的时间拿下英语四六级考试,让自己考研之时轻装上阵,毫无掣肘。之后,你就能心无旁骛地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考研科目上,说不定你在就业之前就能顺利拿到硕士学历。
当然,如果你是三本学校的本科生,而你又对一、二本学校的研究生学历情有独钟,或者你是普通一、二本的本科生,却想削尖脑袋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那你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考研的准备和复习上。在准备和复习的时候,你不仅要在复习时长上有足够的保障,还要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你的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这两天接触到一个案例,一个普通二本冷门专业的学生,本来可以通过选专业加择校,考研一个211起步的学校,如果不太挑专业,还能冲一个985。
但是为了能去更好的城市当一个中学老师,考了个普通一本的生物专业研究生。(学科教育没考上或不能考)
结果五年前本科毕业时,虽然去不了大城市,但在老家四五线城市的中学,还能进去。
现在研究生毕业,各个地方教育局开始限专业,限院校层次,只能去县城找中学教职了。到目前都还没考上,再考不上,就要拿着生物硕士学历去大城市找工作去了。
我也给不出太好的体制外就业选择。
只能说,在趋势的一段去追着跑,就像当年“等等派”等房价一样,越等越远。
如果你家孩子的成绩只能够上二本或者是三本的院校这些专业,这些热门的专业,报考市要慎重,要多长个心眼,一定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了……
#考研# #2022高考季#
【这才是我要的专业】
#普通二本学校考研还是考教师编制#
我就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本科的时候也是师范专业,当时没有选择去找工作,而是选择考研。通过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这还是得看个人的选择:
1.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可以逃避就业,毕竟现在考研没有找工作难(只要不一味地想考名校)。
2.教师编制: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还可以,假期比较多。但竞争很大,不一定很顺利的考上。
我的建议就是两手准备,如果研究生和教师编都能考上,就选择教师编,毕竟研究生后,还得找工作,还得考。
编制得不了,私立学校也是不错的,与我本科一起毕业的同学,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两年,目前工资8000+,满满的羡慕!
秋实累累
2022-09-25考研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有所突破,下面给点小小建议:
首先,必须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好是跟本科学的专业有关联,这样就容易事半功倍,而且将来毕业后也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个我觉得很有必要,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那就不可能投入多少热情,以后工作了也是徒增烦恼。
其次,要选择一所比自己现在就读的二本学校好一点的,最好是一本,感觉努力一下,可以冲冲的,如果实在差距很大,那就选一所区域名气大一点的二本学校,或者直接参加自己学校考研,一般自己学校考研,相对容易一点,就是可能二本学校含金量不高,这个还是要自己掂量一下。
总结一下,就是冲一本考研,报自己学校考研,这样都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