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一定要考名校吗?,考研一定要考名校吗?师姐,考研考名校难吗,考研不考名校有用吗,考研考名校的冷门专业好吗,考研不考名校,建筑学考研最好考的名校,考研是考名校还是一般院校,考研是考名校还是考上就好,考研考名校和普通学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考研不考名校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三线。在三线城市,一般读了个本科的,不管一本二本三本,大多数人都会考到体制内工作,生活安逸无压力。而在上海,身边同事很多名校毕业的,研究生更是一抓一大把,博士生也有,不仅工作压力大,内心焦虑,对未来也迷茫。很多时候不理解读了这么好的学历为啥不去体制内,可能是想待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如果是你,有一个很好的学历,选择坚守大城市在体制外工作还是去三四线城市的体制内工作?
关于毕业后是出国留学、还是读研、或是就业,我们导师一直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往高处走,能往985就往985靠拢,最不济你也要考到跟现在水平差不多的学校,但千万千万不能去比现在更低一个水准的。
为什么学校重要呢?其实,重要的不只是学校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它背后所带来的影响力,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之前在一个线上家教平台看到招聘学生兼职的信息,它的门槛必须是211、985以后院校,这些院校的学生每个小时的时薪大概在60左右。而这个平台为了吸引清华北大的学生加入,给他们开的时薪是100/小时。
看到了吧,这就是平台所带来的影响力。为什么它要把211、985设置为它的准入门槛,为什么它要单独给清华北大的学生时薪开到100/小时。难道其他的院校的同学就比他们差很多吗?
恰恰相反,普通院校的学生能力卓越的大有人在,同样,名校的学生平平凡凡的也不少。但就是平台,所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起点。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除了名校,这一类的社会潜规则大有存在。记得看过一个求职的节目,一个奶爸和一个奶妈共同应聘一个学前教育的工作,当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会选奶妈时,很出人意外的,奶爸入选。
原因是奶爸在带小孩的这两年,出版了一本教育孩子的书,虽然奶妈通常给人更有耐心、更懂得照顾孩子的印象,但这些因素,在奶爸亮出出版了一本书后,输得一败涂迪!
看这就是出版了一本书所带来的效应。
同样,比如你在招聘一个英语口语老师时,有过出国留学经验的比考过托福雅思的更容易得到工作,有托福雅思证的比没有证的应聘率更高。
这就是区别,这就是一个证、一个平台所赋予你的资源以及影响力。
你能考上这个学校,能考上这个证等,在某种程度上能证明你的能力,就算你的能力较这个学校同学的能力更低一筹,那又如何?就算你在这个学校不怎么出类拔萃,但也不会太差吧!
毕竟,这个平台背后的影响力、专业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现在,你还在问到底考上名校重不重要了么?
以上观点,可能还是有些不足,如果有不同意见或看法的,欢迎在底下评论区共同讨论。
感谢邀请,这段时间一直很忙,现在才给您回,请见谅,。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因人而异吧,关键看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1,如果你以后想从事打算从事的工作仅仅只是需要一个研究生文聘来晋升的话,我觉得一般的学校就已经足够了,这样你考研的难度又要小一些,读研期间就可以为以后的工作不停努力了,简单说就是混个文凭;2,如果你现在对以后的工作还没有一个具体打算,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考研,我觉得选一个好学校,这样你毕业之后的选择面就广一些,读研期间努力学习本领。具体而言的话,如果你是一些比较要求学历的专业还是努力考好一点的学校。还有就是如果专业比较特殊,比如音体美,还是考知名的专业院校要好一些。希望能帮到你!
已个人例子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本人本科湖南一个一般二本院校,很想回去复读,但父亲不让,家里条件不太好,不愿让我复读,早点出去早点工作。
第一次考研去,报了华南理工大学,初试前10名,一共录取40人左右。之前已经了解部分985高校会排斥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但内心还是不愿意相信,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复试的时候老师只问了我本科哪里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出来的时候心已经凉了。
后来有去考博,导师推荐去了中南大学,但是自己还报了南京大学,毕竟还是有个名校梦。哪里晓得,面试的时候老师同样问了我本科院校是哪里,笔试成绩第一名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铩羽而归……
等到博士毕业,面试了好几家高校,稍微好点的高校都要查“三代”,本科、硕士、博士都会去了解,有的甚至明文规定本科必须为211高校。
其实,一路走来,内心都还是抱有希望的,但现实不得不让你相信,高考的确是很重要,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去考研活着工作,心态一定要好,得学会接受现实。最后,祝你成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方便的话给个关注,谢谢您~
整个河南省只有一个211院校——郑大,剩下的本科院校多为普通二本院校。
考研,是河南大学生在毕业之前一定会面临的抉择。我接触过很多很多考研学生,上来就是要考211、985院校的研究生;在面对考研过程中,渐渐都会将预计目标改成与自己院校专业比较接近或者稍微好一些的。当然也有继续坚持考211、985或者名校的普通二本院校学生,虽然很多都沦为炮灰,但是也鲜有上岸。
今天研学姐就带来了一位考上了985的二本同学的后续故事,希望能给还在自卑和犹豫的你无穷的力量!
@A同学
本科省内二本,考研笔试第一,到上海Top2的985
“考上985后,我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学校,遇到了很多很优秀的人,也无形中影响了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也属于那类人。研二参加了一年的国外项目,已经回国。现在准备毕业去工作。
在找工作中,我发现研究生985确实给我排除了90%的障碍,包括之前投实习的时候,都给我开绿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公司单位也会因为本科不好而有所迟疑。不过优秀的公司单位还是会给年轻人机会,你如果有优秀的经历或者能力,也会被青睐。
我想说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羡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国外名校读书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最重要的时间。
在学校做一些活动或者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可以感受到他们之前4年所接受的资源已经把我们甩了很远。
举个例子,我们研究生班上大概有4个本科985的学生,在大家基本都是找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时候,一个女生选择去国际组织(她研二的时候就去非洲做了类似贫困儿童基金的事情,自己募资),另一个女生不知道签了哪里,但是最近是去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关于女权运动的会议。人生很长,我们有机会去走得更远,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我放弃。”
#普通二本学校考研还是考教师编制#
我就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本科的时候也是师范专业,当时没有选择去找工作,而是选择考研。通过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这还是得看个人的选择:
1.考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可以逃避就业,毕竟现在考研没有找工作难(只要不一味地想考名校)。
2.教师编制: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工资还可以,假期比较多。但竞争很大,不一定很顺利的考上。
我的建议就是两手准备,如果研究生和教师编都能考上,就选择教师编,毕竟研究生后,还得找工作,还得考。
编制得不了,私立学校也是不错的,与我本科一起毕业的同学,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两年,目前工资8000+,满满的羡慕!
墨香
2022-09-22考研的话,建议考名校,因为普通院校的研究生意义不是特别大,既然又要拿出来2-3年时间继续学习,为什么不拼一把呢?
其原因分析大致如下:
第一、总体来说,考名校研究生的难度比之高考直接考难度小了很多,因为名校本科最优秀的出国读博士了,还有部分直接保送的,剩余参加入学考试的基本是外校学生;
第二、名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来说还是公平的,初试信息网络可查询到的居多数,复试有笔试的有面试的,即使是面试相对普通院校也是公平的,所谓的名校歧视普通院校学生是不够客观的,毕竟每年还是有不少三流、四流学校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读研究生,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大学本科结业,依然考上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名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不会内部划重点,但是,很多普通学校都是会提前划重点的,这个是事实,没有内部信息,考普通院校研究生还是很难的。我有一个专科朋友考一个普通高校研究生,就是靠冒充学校学生得到了重点,后来还考了第二名;
最后,针对考名校研究生,补充说明三点:
第一、初试专业课即使再公开透明也不要大意,该联系往届考上的学长还是要联系,获得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专业课方面;
第二、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考名校研究生,目标不妨远大,讲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老师们还是看重这一点的;
第三、初试考完之后就要开始准备复试,不要等待成绩出来再准备,那时已经有些晚了,高手之争,有时候就是差在这个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