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报一本普通医科大的临床求稳,还是报重庆医科大学二本普通专业?

想咨询一下关于报一本普通医科大的临床求稳,还是报重庆医科大学二本普通专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岁月悠长

    今年重庆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在重庆物理类首次招生,投档分高于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五年制专业,三者分别是629分、608分、587分。因此,有人便认为重庆大学的医学已经弯道超车,实力超过了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真是这样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重大该专业收分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投放计划很少,重庆只收6人,全国30余人,这么少的计划,分肯定低不了!陆军军医大学五年制临床投放17人,重庆医科大学投放了327人,试想重医如果只投放几人,那么那个分数肯定飙涨,这个道理浅显易懂!

    第二,985光环某种意义上吸引了高分且想学医的学生报考,最终推动了分数上涨!很多学生受985211影响很大,在他们心里,985211的医学更加高人一等,所以报考热情高涨,比如天津医科大学主要医学专业分相对偏高,也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对医学而言,更关注行业院校医学学科实力,医学底蕴,医学传承,直属附院水平等,与985211关系没那么大。

    第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一直是报考最热的专业之一,分高也是情理之中。更关键的是,重大这种小规模、精英化培养,名义五年制,实际上进行本硕博培养,进一步吸引了高分生源!

    收分高并不完全等同于医学实力强!重大医学属于自办医学,这两年确实动作迅速,收编了不少区县三甲医院,也利用自主审核特殊权限申请了临床一级博士点,但整体上缺乏底蕴,直属附院整体水平也不高(主城知名三甲基本被重医,陆军军医大学瓜分殆尽),师资力量整体上有待加强,整个培养(方案)也在摸索初创中……总之,现阶段重大医学真的无法与老牌医学强校相提并论。

    医学不是短时间就能发展起来的,医学注重积淀,传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然,重庆大学医学前期准备还是可圈可点的,也有一定基础,比如直属附属多家区县三甲医院,获批了临床一级学科博士点等,生源质量比较优异,在资金政策加持下,未来发展会比较迅速。#重庆# #2022高考季# #高考志愿#

  • 岁月如梦

    广西医科好些


    重医招生太乱了,人太多了,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对资源的的需求

    就如,学生实习是,很多竟然被那安排到重庆市下面的县里的二甲医院实习了,糟糕得很


    广西医科大的招生规模比较小,学生最好都在地市级最好的三级医院实习,享受的教学资源好多了

    更主要的是,广西医大的录取线低些,你会更有把握录取到想要就读的专业

  • 梦飞

    河南一理科考生,2022年高考成绩556分,省排名52020名,被二本的贵州医科大学录取,其成绩已经超出一本线47分。而这个成绩一本可以录取的有天津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众多医科大学,为什么舍近求远,放着一本的好医科大学不选,偏偏选择贵州医科大学呢?莫非是有贵州情结,喜欢贵州这个地区?还是说志愿填报报失误了?
    贵州医科大学今年在河南省招生专业计划只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外合办)两个专业,而且药学(中外合作)不录取无该专业志愿的考生,简单说就是不报考该专业是不会录取。这样以来等于贵州医科大学只剩一个临床医学专业,没有专业调剂风险。
    因此该考生放弃报考一本众多好的医科大学而选择贵州医科大学主要原因可能是求稳心态,为了确保能够学到临床医学专业而作出的无奈之举。对于这样的报考您怎么看,如果是您您又会怎么选择?

  • 岁月如酒

    医科大学排名,南京医大超越天津医大位列第3,广州医直追南方医,昆明医科大落后新乡医学院未能进入前20。这是软科2022中国医科院校排名(剔除中医药大学和药科大学)。

    协和位列榜首毫无争议,首都医科大学位列第2,目前也没有太多人提出质疑。大家提出异议的主要是评判标准和3名以后的大学。

    有人说医科大学排名只看临床医学就行,其他可以忽略不计,有人则表示反对。有人说重庆医科大临床医学B+,排名第9有些低估。有人说天津医拥有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应该排进前5甚至第3。

    南京医科大战绩辉煌,进入前3甲。看了一下,南京医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A+,4个学科B+(临床医学B+),1个B。9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天津医大8个学科ESI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评估最好的B+(临床医学B),数据上比南京医大弱一些。

    不过天津医大进入了临床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说明国家对它的期望和定位还是很高的。

    获得临床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加身的广州医,进展神速获得第10,与获得第7的同城兄弟南方医差距越来越小。

    广州医学领域一超两强的格局逐渐形成(一超:中山医,两强:南方医、广州医),希望南方医下一轮也能进入临床双一流学科名单。

    临床医学虽然B-,但眼科视力雄厚的温州医科大学仅次于南方医,位列第8。其眼科视力常年在全国前几的水平徘徊。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榜单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所二本院校:新乡医学院,唯一一所学院级医学院杀入前20。

    新乡医学院官网披露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精神医学专业连续3年全国排名位居第11名;结核病学学科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8;医学检验学科也处在全国前10水平。确实有一定的实力。

    看了一下它发布的就业数据,2021届本科升学率43.24%,这个还是很不错的,超过百人进入医学强势的北大、复旦、吉大、华科、中山、中南、山大等985深造。

    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B-,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作为云南最大医科大学,老牌医学院,没有能进入前20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福建医科大学虽然没有参与学科评估,但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杀入前20。

    看学科发展,各校你追我赶,都在争夺下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医学能发展起来,是百姓之福,希望发展的步伐更快一些。

    Ps.榜单数据来源于软科2022中国医药类大学排行榜,剔除了中医药大学和药科大学。

  • 撩人心.

    重庆医科大学一本和二本临床医学地学生都享有相同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但是一本的临床医学是七年制本硕博连读,而二本的临床医学属于五年制。二本的劣势在于五年制不保研,也就是说学生要自行考研,而本硕博七年制学业完成出来后就是博士。重庆医科大学整体是一个二本院校。也就是属于2本专业的比较多,在211计划下师资力量获得提升,在这个条件下学校只能为少数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也就是七年制本硕博连读,于是有了一本二本的区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