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四川或重庆的211大学有哪几所?,四川重庆211大学有哪些学校,四川重庆211和985大学名单,重庆有哪些211大学,四川重庆有几所985和211大学,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是211吗,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是985还是211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西部地区985大学211大学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是西部地区985大学
●四川的211大学如下:
1、四川大学,211、985高校
2、电子科技大学,211、985高校
3、西南交通大学,211高校
4、西南财经大学,211高校
5、四川农业大学,211高校
●重庆的211大学如下:
1、重庆大学,211、985高校
2、西南大学,211高校
四川本科高校 VS 重庆本科高校
四川省内有公办本科高校34所,其中985院校2所分别是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211院校3所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其中还有所谓的双一流高校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重庆市内公办本科院校16所,其中985院校1所重庆大学,211院校1所西南大学; 所谓的双一流院校就是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
所以,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来说,四川本科高校远远胜于重庆本科高校。
但是,重庆本科高校整体实力不弱,特别是拥有一些行业类知名大学,比如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论实力,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完全可以进入双一流行列。
一,四川的211大学有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1.四川大学
简称“川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2.西南交通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
3.西南财经大学
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
4.四川农业大学
简称“川农大”,实行省部共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最早起源于1906年在成都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
5.电子科技大学
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二,重庆的211大学有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1.重庆大学
简称重大,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31所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重大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建国后以“建筑老八校”和“电气五虎”闻名。
2.西南大学
简称西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农业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列国家“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庆市大学联盟创始学校之一。
扩展资料:
1.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
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
2.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
截至2018年6月,重庆大学有35个学院,设有本科专业96个,覆盖理、工、经,管等10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47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9000余人,本科生2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8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200余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
3.“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风华绝代
2022-09-21本人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我现在都以“成都人”自称(土著不要喷我),为啥呢,对成都归属感比较强吧。我出生在重庆,后来游学在湖北,高考之后选择了成都某985/211,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想来成都。
09年入学,12年结婚,12年买房,13年毕业,13年生小孩,18年换房,目前小孩上一年级。
学校名字不说,反正也就是知乎最低要求,当时填报志愿是被校名的题字吸引了,很漂亮。刚毕业我们的专业就没了,甚至学院都被取消了,大概说了也没人信。
关于买房。其实12年那套我一分钱没花,当时找丈母娘借了几万块交的首付,然后每个月自己还房贷。那时候房子是真的便宜,买的也小,房价大涨都是后面的事情了,后悔当时被买大点,不然也不会在18年巅峰换房。(之前的房子倒手赚了近两倍,才有钱交首付啊)现在没有关注房价了,涨跌都跟我无关。
关于工作。说起来惭愧,当年同班很多都选择考研,但我因为个人原因(一是结婚,二是有老人需要负担)选择出来工作。因为一开始就是计划定居成都,所以就在双选会找了份本地工作,开始了养家糊口的日子。15年和同事出来创业,做了1年多失败了,16年底换行业继续创业,又做了1年多还是失败了,两次失败导致背了一身债,17年中选择回原行业,加盟了一个小公司做到现在。公司目前还算可以,规模单从人数上就翻了数十倍,因为是公司元老且一直有技术输出,老板也不错,目前任总监,所以打算长期做下去。平均月入15K,马马虎虎,空间还有,但和我同学比起来就比较惭愧了。有台积电的,有研究所的,有汇顶的,不说了。都是泪。
关于生活。这个应该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反而是最没有参考价值的。就我目前的生活,其实很单一,早上7点半出门上班,晚上6点下班回家都7、8点了,再吃个饭辅导一下小孩作业,如果没有基友约游戏,看看电影差不多12点睡觉,如果约游戏玩几把也差不多就该睡觉了,每天如此。周末双休早上一觉就睡到快中午,天气好偶尔开车出去逛逛,不好也就宅在家里了。其实如果不是特别喜欢到处耍的,本地人大部分还是待在家里,打打麻将打打游戏周末就过去了。
那归属感从而来的,我现在没法直接讲,也许是这么多年经历的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我已经过了那个找归属感的阶段,我只觉得我本就应该属于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
但每次看到哪里又新开了一条地铁线,哪里又建了一个新的商业中心,什么时候又要举办一个什么重要的国际会议或赛事,还是很开心的,也会增加一些自豪感。比如我们隔壁直线距离2km就是2021大运会的主赛场,一个个体育馆拔地而起,看着那种场面会有说不出的感觉。
其实,在这里,我从一个外地人变成一个本地人(虽然是我自认为的),整个过程很微妙也很自然,也许,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吧。
走出这里,你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说“我是成都人”,毫无犹豫。#成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