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考研怎么找学长请教经验?_怎么向学长请教考研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怎么找学长请教经验?,怎么向学长请教考研,怎么向考研学长学姐请教,考研怎么联系学长,考研帮怎么联系学长,考研和学长学姐请教问题怎么交流,考研帮怎么注册学长,加了考研学长,怎么问?,怎么问学长考研问题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沉稳如山

    成绩平平除了努力,还有什么办法能考研成功呢?考研院校的选择大于努力,其中的门道在哪里?根据万恩学姐在西瓜视频上的介绍,选对了学校,就意味着成考研成功了一半。

    西瓜视频“万恩学姐”院校选择的三步法:

    第一步:有职业规划不被动

    某同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想要去武汉。我们查找一下武汉学校招生老师的基本条件。以华师大附中的招聘条件为例:应届毕业生需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第一学历必须为全日制重点本科。考研时,我们的考研的目标方向就明确是985、211或者双一流的学校。没有职业规划就没有主动权,院校选择上出现的失误,所以说呢,就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这种职业。

    第二步:院校查找

    首先,选择的是你自己想要就业的城市。我们继续以第一个同学为例,他想要在武汉就业,把学校锁定在了湖北省。他就需要在研招网上查找一下湖北省,查找教育专业的考研院校。他查找出了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以及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师范大学这5所院校。

    接着,他按照这几个学校的等级种从高到低做一个简单的选择,比如说先拿华中师范大学来说,它是我们教育部直属的院校,是非常的有实力的,我们可以在它的研究生招生网上查看往年招收的人数以及考试的科目,还有往年的录取分数以及入报。

    然后,将这些数据制定成表格,按院系代码、院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试科目、2019年总分、2019年报考人数、2019年录取人数、2019年录报比、2019年调剂人数。

    最后,通过表格排查,他留下了一两所学校就近三年的考研数据进行综合比对。

    第三步:个人分析

     结合自身情况,指定考研学科规划。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某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是360分,请结合自己的专业课、政治、英语分数,综合分析自己需要达到的考试分数去指定学习计划。当然,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考研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网上查找一些考研选择院校的方法,多向身边考研成功的学姐、学长请教他们的择校经验。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更是如此,一个好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决定了你成功的可能性,一个高分学霸被刷而一个学渣被录取的例子数不胜数,考研与高考不一样,因为大家考的不再是同样的一套试题,有的人报考的专业竞争惨烈,有的人报考专业竞争就不那么激烈,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权衡自己应该如何报考专业!打开西瓜视频,搜索“万恩学姐”西瓜视频创作人,观看视频,了解更多考研院校选择的技巧。#西瓜视频创作人#

  • 沉稳前行

    考研党必看!考研择校高级指南,7步找到心仪院校‼️‼️‼️

    考研择校七步法:

    如何确定好自己想考的学校?

    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考专硕还是学硕等基础性问题。
    确定想去的地域,确定好一区还是二区。
    查询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看学校优势学科是什么。
    去研招网查看所报考专业的所有院校。
    把所有开设此专业的院校记录下来,并做初步排除:排除不想去的地方,比如边远地区;慎选招个位数的学校;结合学科评估以及就业地域,参考书目等多方面因素筛选几所心仪院校。
    继续做排除法:确定了学校,找拟录取名单;根据拟录取人的分数情况来选择学校;特别留意专业课分数,考虑是不是压分。
    挑选学校和专业的小建议:北京上海的思政、英语比别的省要低一些,东三省、二区等地方的学校公共课相比北上确实给分宽松点,过线更容易些;可以选最近才开始招生的专业;招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理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文科学校的理工科专业)。


    考生最关心的问题:


    是否有必要去大城市?
    考研择校应该先选择城市,在你能力范围内选择你最想去的城市。

    特别是新传、法硕、计算机、金融专业,大城市可以给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毕业后回家工作,那你就可以选择本省的重点大学。

    注意:北京上海是所有城市中内卷最严重的,谨慎选择!


    怎么选院校?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库——输入对应专业——查询

    可以先考虑四种不同梯度的院校:

    第一阶梯:学科排名全国前十的院校;

    第二阶梯:高于你当前学校一个级别的院校;例如你是二本就选一本,你是211选985,你是985选高于目前学校3-10名的院校;

    第三阶梯:本科院校或同级别院校;

    第四阶梯:你的底线学校。


    该选择什么专业?本专业还是跨专业?

    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招生工作——硕士招生——招生简章、参考书目、录取人数等


    先问你自己两个问题:

    是否对本专业感兴趣?本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如果两个答案都不理想,可以考虑跨专业。

    至于跨哪个专业,要看你数学好不好。


    需要考数学的专业:

    经济学、管理学、农学、理学、工学类专业


    不用考数学的专业:

    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类专业

    医学和艺术学跨专业门槛高,无相关背景别考虑。


    学硕&专硕?
    这很简单,如果要考博就学硕,不考博专硕。

    学硕学费低,奖学金多,不考博也可以考学硕。

    出来就业几乎没人问你是学硕还是专硕。


    985 or 211 or 双非?
    如果你有强烈的名校情结,可以直接考虑清北华五;

    如果你就想上岸,可以选择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

    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考上这所理想院校,可以去该学校的研究生官网上查招生人数、招生科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还要去看有没有特殊要求:是否要求四级过线、能否跨考、是否接受同等学历。



    免费真题资源获取途径分享


    1.本校的学长学姐

    考研结束尤其是复试结束,会有很多学长学姐在二手群出资料,可以多多关注。

    自己学校的学长学姐,还是比较靠谱的。

    2.考研群

    搜索考研年份+学校+专业+考研群,一般都是有的,群内会有一些参考书、真题等资料。

    例如:23考研互相监督互助群。

    3.贴吧

    搜索学校+研究生院贴吧,例如清华大学研究生吧。

    贴吧秩序维护约等于0,鱼龙混杂,一定注意甄别。

    4.微博超话

    微博直接搜索学校名称就可以,例如北京大学超话。

    超话比贴吧强点,但也有很多无良机构乱打广告,不要被骗。

    5.经验超市app

    搜索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就可以,会有很多认证过的学长学姐,他们会跟平台合作录制talk课程,一般会有附赠资料包,比较靠谱。

    6.咸鱼

    搜索学校简称+考试科目代码,例如山大807西方经济学。

    最好找一个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刚上岸的学长学姐,买人家的资料,留个人情在,以后有啥问题也好开口。

    7.小红书 一些学习教育博主定期分享考研干货,例如:人间打气筒、研圈乐学喵。

  • 沉稳如山

    研究生的第一年该做些什么呢?站在学长的角度,分享几条经验,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1.这第一点就是导师,有的学校是开学后进行双选,那么开学后就一定得先找一下之前认识的学长学姐,向他们获取一些关于导师简历上看不到的东西,及时避开一些放养型的导师,不然后来很痛苦。

    2.如果之前已经确认过导师,那开学后第一个见得人就是导师,先去认认脸,有时间了和老师聊一会,看看接下来怎样开展,先学一些什么内容。这一点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就要慢慢过渡到研究生生活。

    3.研一的基础课别挂科,挂科的后果大家也都懂,而且这个课程相比本科会难一些,还是要好好学习,而且研究生开的课对未来的研究学习也会有帮助,所以,这种基础课不能在打游戏中荒废掉。

    4.养成一个好习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或者多做体育锻炼,研究生到了研二阶段会比较辛苦,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那就是科研的本钱啊!

    5.积极报名一些校研会或者是院里的研究生会,有的人会说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但是如果时间规划的不好,就算是你没有入研究生会,那就一定能把握住大好时光么?

    6.参加一次比赛或者活动,和自己方向相关的会更好,多获得一些奖项,因为到了研二评奖学金,看得还是你研一的努力,不光是成绩不挂科,量化加分也会有一些。

    7.之前说过,开学第一面先找导师,明确好大致的内容就开始自主学习了。这点就有点像考研一样,你自己去规划学习的时间,以及怎么去学习。这些不懂得可以去问问师兄师姐,实在不行问问导师也行,老师也不会因为你这个不懂的小白而吵你。

    8.平时看文献的时候,要从心态上端正,这点很重要。一篇文献粗看也是看,细看也是看,对于刚开始步入研一的学生,正需要学习,当然是细看会更好一些了,然后再掌握一些阅读的技巧,慢慢提升水平。

    9.平时多和师姐师兄联系一下,帮他们干点活也没啥,全当时提前学习了,这样一方面提前接触了新的东西,也维系了和师兄师姐的情感,何乐而不为呢?

    10.等看文献积累到一定的量了,自己可以适当的去构思一篇论文,这个不要等老师催,或者感觉还早。看得多了,就知道哪些部分该写什么内容,在这一点要心里有数,时刻做个有心人。

    11.这一点说一下关于个人能力的事,那就是如果有需要PPT汇报的课程,一定要多参与,在这个阶段开始锻炼面向大众讲话的能力,而PPT是唯一可行的方式。哪怕是在将来工作中,PPT汇报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

    根据我的体验,目前就想到了这么多,也许并不全面,但我敢说要是都做到了,最起码已经超过了一多半的人。读研的年纪大多是二十多岁正青春,努力奔跑才是应该有的姿态,这些话在这里分享给你。
    #头号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