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20考研,如何充分利用考研参考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本人2013年考研成功,本科普通二本,经济类专业,目标学校211院校(偏重经管类),当年报考500多人,笔试排名第7。简单介绍下经验:
一、时间安排
1.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时间比较充裕,可以从2019年3、4月份开始第一轮复习,9月开始进入第二轮复习,11月进入第三轮复习。
2.在职人员
工作之余全部用于复习,尽早开始,因为毕竟每天时间有限,9月开始就要全职复习了。
二、参考书
1.数学
主用教材:李永乐王式安《考研数学复习全书》、上课使用的课本。辅助李永乐《660题》、张宇《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正元《最后超越135分》、李正元《全真模拟经典400题》。
2.英语
主用教材:张剑黄皮书《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辅助朱伟《恋练有词》、何凯文《长难句解密》、何凯文《写作高分攻略》、何凯文《阅读同源外刊时文精析》
3.政治
主用教材: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辅助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风中劲草》、肖秀荣《命题人冲刺8套卷》、肖秀荣《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徐涛《考前预测必背20题》。
4.专业课
辅导书来源:浏览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网站、考研论坛、同专业的考研前辈。
专业课历年真题考试非常重要。
三、充分利用考研参考书
第二部分罗列的考研参考书为我考研时使用的全部参考书,大部分都是主流参考书,数量不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经足够。
1.数学
数学是开始开始时间最早,花费时间最多的科目。第一轮复习:三四月份开始复习的时候,一多半时间花在数学上,先从主用参考书开始,《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和同济大学版本的高等数学。每看一章《全书》配合看课本具体解释,同时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一定要做,而且要做熟练,弄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说一下,《全书》一般只讲解要考知识点的使用方法和作用,而课本会详细证明知识点的由来,其中可能会涉及到不考的知识点,所以看课本可以帮助更透彻的理解知识点。这轮复习要一部一个脚印认真过每个知识点。7月底完成第一轮复习。(时间应该够,第一轮复习只有数学英语,而且大部分时间花在数学上)
第二轮:从8月初开始,9月底结束。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立即投入第二轮,以《660题》开始,660题全部是基础知识,用来检验第一轮复习的效果,正常速度,一周可以完成,完成后把错题标出来,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出同样的错误。第二轮最终要的部分:专项复习,重点使用张宇《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里可以配合两位老师的视频学习,可以更容易的掌握知识点。
第三轮:10月初开始,11月中旬结束。这一轮主要任务是再过一遍《全书》,并重点关注第一轮做错的题。
第四轮:11月中旬到考研前。这轮属于冲刺提高阶段,尽力提高自己做难题、系统做题的能力,以李正元《最后超越135分》、李正元《全真模拟经典400题》为主。如果还有时间,再看一遍《全书》中的重点知识和错题,直到考研前,都不要停止做题。
2.英语
英语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真题!真题!真题!
单词、语法、长难句、阅读、写作等等能力全部都可以从真题中得来。
怎么充分利用《黄皮书》
从3月开始复习英语到考研前,英语是一刻都不能停的,这其中就以《黄皮书》为主。
每3天左右完成一套真题复习:先做一遍,然后从头到尾每个句子解析。真题中的每个单词都要记住、每个句子都要弄清楚。每天开始复习英语时,都要花10分钟复习前三天标记出来的生词和长难句,这样记得更牢。
长难句和作文:建议配合何凯文的视频讲解,网上可以找到免费的。这样有助于在复习真题时解析长难句。
课外阅读:每天早上花40分钟左右背诵英语美文,可以用《阅读同源外刊时文精析》也可以网上找。
另外强调:真题要一遍又一遍的过,就20套左右,三四天一套,做完一遍再做一遍,要记住近20年出现的每个单词,熟悉每个阅读理解的出题陷阱。最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做几套模拟题,如果没有。也可以不做。
3.政治
1.在六七月份的时候可以看看网上的政治视频课,这个时间看视频讲解主要目的是理解,因为政治还是有些知识点比较难理解的,这个时候注重理解,对以后记忆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时候可以配合看《知识点精讲精练》。
2.8月份开始正式复习
通过六七月份的学习,对知识点应该有一定的理解了。这个时候再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点精讲精练》,看懂知识点后就背,每天就背知识点,背累了就做一点《1000题》。并且把重点知识点标记下来,因为第一遍背的内容多,第二遍背的时候就只背重点了。一定要背,背下来哪怕后面忘记了,对于做选择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1000题》至少刷三遍,这里面几乎覆盖了所有重点小知识点,可以帮助熟悉记忆知识点。
《风中劲草》10月左右出,《肖八》11月中下旬出,《肖四》12月初出。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出的,这些资料出的时候就去买来。肖大爷的预测题题量不大,很快就做完了,可以用来检测前期复习效果,大题要每个都背诵,背熟练,如果时间不够,重点背肖四。《风中劲草》是知识点,前期如果认真复习的话,这本书是加深记忆,并查漏补缺的。
强调:前期背诵是为了熟悉、熟记知识点,主要为做小题准备的,也为做大题做铺垫,所以前期重点在小题,最后一个月重点背大题,可以背肖大爷的预测,遇到不同的材料和问法,自己换个说法写出来就行了。
4.专业课
专业课复习在9月开始。
前期准备:仔细浏览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网,考研论坛。重点搜集:考研真题,考研复试分数线,考研最终录取名单的笔试排名,了解清楚复试淘汰情况。这里面真题是最重要的,找全近几年的真题,找到出题套路,知识点出处。然后根据真题确定复习资料,即所有复习都以真题为风向标。这样复习下来专业课成绩不会差,而且也不浪费时间。
#高考2020# 【广工公共文化管理学硕,需要考哪些专业课?哪些参考书?】经常有考生询问我校公共文化管理研究生招生要考哪些专业课?需要哪些参考书。在此一并作答:第一,除英语和政治外,本专业需要考两门专业课,一是管理学,二是文化学。第二,参考书目: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管理学(第九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文化学教程,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4.文化学概论,郭齐勇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年。
我来分享一下2016的考研经历吧,我是从三本考到的211,也算是中间有小范围的跨考吧,其中复试一门课纯自学,还找不到复习资料,并且整个过程没有上任何所谓的辅导班,所以能上岸还是有点运气和一点点小技巧。
总而言之,考研靠的不是绝对的勤奋,而是方法以及策略上的成功。对于如何利用考研参考书,我来分科目说一下:
数学:相信大家都买了二李的复习全书,整本书的难度差异很大,有时候刷题可能答案也看不懂,但是不要慌,除了那这天才,大多数也是这样,可以多跟同学交流,掌握每道题的解题方法,复习全书这本书好就好在每道题的出题角度以及解题方法不一样,所以要用心记,多看几遍,找到规律,遇到其他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英语:英语资料是最杂的,但是要把握住关键中的关键,就是历年真题,他是所有模拟题的权威。所以可以将真题拆开阶段性的做一下,把握住做模拟题的节奏以及难度。英语重要的就是积累,词汇的积累,语法的积累,句子的积累等…这些是说攻略说不出来的。那么我就来说下可以进行突击准备的一部分,作文,作文准备好了,考场上得心用手,准备的不好让你心慌慌。准备大作文,可以通过内容的几个方面进行准备,这些你们买的作文总结都有,背些承上启下的句子,再利用一些平时积累的语句就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出来。当然了,这些也是要花些功夫的。如果真的想更省力的话,可以找下所谓的万能模板,当然每个人的万能模板也是不一样的。还有小作文,小作文准备方法如上,因为会有各种格式最好都背一下,我们当年就是突然考了个什么信,让大家都措手不及,不要抱侥幸心理,还是都要背的。
政治:肖秀荣的四套卷,或者八套卷。这里面说下各大考研机构,最后都会出四套或者八套卷,你想这多赚钱,不出谁傻啊,但是都买就是你们傻了,可以看看了解一下,但是最后的买的这些资料是要背的啊,能全会背的都是天才啊,反正我不是。一定要强调,选择一套题背,选择一套题背!!!在这里推荐使用肖秀荣的四套卷。四套卷和八套卷的区别是什么呢,八套卷题目更全,但是这套题出的比较早,适合那些老早就复习看政治的同学,而像我这种学渣,一般到最后没有时间了,背个四套卷就行了,整个背完,大题基本上也就押的七七八八了。题目不会一模一样,但是自己加工一下,也绝对不会很差,够用就行了。
专业课:这个总没办法说了吧,每个学校,每门课都不太一样。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买到真题及答案,最好再辅助些什么重点总结,以及还学校的历年期末考试,当然这些作用都不大。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反正我们学校考的基本上都差不多,不管你复习什么,记住,临考前的最后一遍,请看下真题。还有不要花太多精力放在寻找所谓的小道消息,反正我是没找到,当然了,据说学校都会给自己的学生画题的,如果你能找到这些人,并且愿意透露给你,那么恭喜你,你又会比别人少费些劲。
以上就是我的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的使用方法,我买的书并不多,最重要的是把每本书给学精学透。不要在乎别人都看了什么书,知识点都是一样的,学好就好。
最后,祝每个看到我这个回答的同学都能成功上岸,进入自己梦想的大学!!相信你们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
三、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官方
指定参考书)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广告学教程》,倪宁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4年。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第二版,中国人
民出版社,2011年;
2、《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第三版,高等教
育出版社Q, 2016年。
其他建议可以看一下的书籍:
884新闻与传播实务
1、 《新闻采访学》,蓝鸿文著,第三版,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TI年;
2、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Q》,丁法章著,第五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年;
备注:复试科目没有指定参考书。
新闻传播学648
(2020年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信息茧房
•两级传播
•第三人效果
•网络空间
•文化帝国主义
二、 简答题(8*5)
•简述两个舆论场。
•简述从受众到用户。
•简述传媒、媒体和媒介的区別。
•简述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流。
三、论述题(20*3)
•论述四全媒体的内涵与外延。
•论述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区别。
•论述从传者为中心到受者为中心。
四、分析题
材料:无锡高架桥坍塌事件,政府避而不谈,媒体询问无人理会。请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该事件,并论述公关危机应如何处理。
新闻与传播334
(2020年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0*5)
•简述品牌形象论。
•简述广告环境及其特征。
•简述业务性失实及其表现形式。
•简述花絮的作用及其写作要求。
•简述新闻特写及其写作要领。
二、论述题(15*2)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整合营销传播的特点。
•论述运用新闻跳笔的原因和新闻跳笔的写作手法。
三、分析采写艺术(20*1)
材料:《见字如面23年》。
分析材料中的采写艺术。
四、消息改写和评论(30*1)
材料:《重庆日报》一则新闻。
写一则消息。
新闻传播学822
(2020年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6*5)
•采访作风
•公益广告
•编者按
•新闻评述
•问题专访
二、简答题(10*4)
•新闻广播评论是什么?有哪些写作要求?
•什么是体验式采访?有哪些优缺点
•什么是新闻角度?应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简述广告口号和广告标题的区别。
三、论述题(15*2)
•论述人工智能对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影响。
•论述应如何做好对外传播。
四、消息评论(25*2)
材料:翟天临事件。
•写一则600字左右的消息。
•写一则500字左右的评论。
新闻与传播440
(2020年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10*5)
•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及其意义。
•简述新闻失实及其表现。
•简述流言及其特点。
•简述社会责任论。
•简述特写写作的特点。
二、论述题(20*2)
•论述舆论引导。
•结合后真相时代传播的特点,论述信息消除了信息的不确定性还是增加了不确定性。
三、材料分析题(30*2)
•根据材料中的网络综艺节目,分析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
•举例一位中国新闻史上的报业机构或报人,分析新时代我国新闻业的变化。
#魅力云校园# #2020高校学分班#
1英语
【词汇】
考纲给我们规定的单词数量是5500,除此之外还有116个前后缀和专有名词。专有名词指的是一些人名、地名和作品名称,这些只需认识,比较容易解决。英语单词的含义是由词根决定的,比如inspection这个单词就是由词根spect“看”,前缀“in”和后缀“ion”构成的。这些新生单词大致有2500个,与5500的大纲词汇加起来就是8000。
8K的单词大概要多久能背会呢,答案是:每天100+,一直背下去,不要停,需要背到上考场前,你能坚持吗?
【语法】
语法的复习是层层递进的,复习时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一般情况下,语法的复习是要按照“先主干再修饰”的原则,先复习句子的主干成分,也就是主语、宾语、表语、谓语,然后再复习修饰成分即定语、状语、补语、同位语。推荐一本书,叫《English In Use》,这本书已经被好多大佬推荐了,当然如果你觉得复习没有重点,也可以看看一些考研名师的阅读长难句视频,比如KK三步法,会讲到一些简单的语法。
【阅读】
词汇、语法与阅读都是相通的,阅读更是一个考验词汇与语法的过程,阅读中会涉及到各种句型短语也需要平时的积累,在做阅读的时候可以把自己不认识的以及理解模糊的单词、读不通的句型打上记号。等把自己做错的题弄懂以后,就可以回过头来处理带记号的单词和句子。最后要把文章再快速浏览一遍,达到快速理解整篇文章意思的程度。做到这些才算彻底吃透一篇英语阅读。
【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中对近义词的辨析、语法,更甚之对文章的语感都有考察,历年考研完型的平均分在3-5分左右,意味着对一半你都超过了绝大多数人,所以,难吗?难。
【翻译和作文】
小麋鹿们可以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翻译几个句子。同时在进行翻译和作文练习的时候要自己思考对一个主题如何进行开展论述,是总分还是举例子,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大作文13分以上就算是优秀,那难不难?对于只会说“Hello,World”的小伙伴可能很难。
2 数学
【考试科目 】
数学一:高等数学(或微积分)56%;线性代数 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数学二:高等数学78% ;线性代数22%
数学三:高等数学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
【题型分布】
单选题8题 4分/题 共32分;填空题6题4分/题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题 共94分;总计 23题 总分150分。
【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现在到6月
目标:按照大纲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定理准确把握
资料:
数学基础课本4本+张宇 +复习全书
高等数学推荐使用《高等数学》(上下册)第六版或第七版;
线性代数推荐使用《线性代数》第四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推荐使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浙江大学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考数三的同学此科目还可使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吴传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复习:对于基础薄弱或者数学思维不好的同学,先以课本入手,对着上一年的数学大纲对所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学习,大学课程虽然也上过高数,现代,概率论,但考研和期末考试完全不是一回事。看一章课本,做一章课后习题,课后习题可以跳着做,关键点在于要把握好基础的知识点,你们记住我一句话,考研数学,是一场测试基础的考试。
对于基础较好的,每天3h,按照视频网课进行复习、数学强调计算能力和逻辑技巧。并可以同时开始复习全书的第一遍。
(2)强化阶段:7月到8月
资料:张宇“36讲”+1000题、汤家凤基础讲义、660
(根据自身情况,其中“36讲”例题、简单题,以及1000题的A组题目可以前移到基础阶段)
复习建议:
a.“36讲”搭配张宇老师的课程,最能完成“听讲”的任务,以书配课,效果突出。
b.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基础阶段,不要浪费时间后悔,边做36讲、边看书,在实战中练习。但,不要只看辅导用书,忽略课本,这样不利于知识框架的建立,遇到一些难的综合题就没有解题思路了。
c.这一阶段,重在练习做题技巧,最准最快解决问题。并且对上一阶段的知识框架进一步掌握。
经验总结: 这个阶段,拿出你基础阶段买的习题册。把它完完整整刷一遍,着重标记错题、难题、好题。反复刷反复刷,不会听课。全书看任何陌生的知识点,做到不留一点死角。
(3)冲刺阶段:9月到10月
资料:数学历年真题(建议:张宇老师的《真题大全解》)+ 张宇闭关修炼180题
复习建议:在这两个月,查漏补缺,进行专题分析,多练题,练好题。 真题大概要做5遍,练习做题,总结经验,归纳技巧,综合起来对考点针对性训练,真正有效地提高自身考研数学答题水平。
经验总结:冲刺阶段,咱们的数学唯一的任务就是不能断,每天必须保持3个小时时间复习。保持热度到上考场。
(4)考前阶段:11月到12月
资料:真题+ 张宇8套卷
建议:真题做完过后,你可以选择两种复习方法:
(1) 把前面所有的真题按照知识点总的总结再刷一遍,并且把其他两个数学类的题目也拿来做一下。比如说我考数一,我可以去做做数二数三的题(花费时间接近20天)
(2)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模拟题一般很难,但是很拓宽思路(花费时间取决于你要做多少题)。
(3)李林的模拟题。反正连续两年押中了。做不做你们自己拿捏(12套卷子大概 15天)
3政治
2019年3-6月份,马原与史纲,马原比较难以理解,史纲有一定条理性,对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以后可以帮助后期复习毛中特(马原重点理解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中一些基本的概念。这里强烈推荐阮晔老师的马原课程啊,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疯狂为阮晔老师打call!!!)
7-8月份为强化阶段,要把考研政治除了时政部分都系统地复习一遍。并配合行相关的习题,我推荐肖秀荣的《1000题》及配套课程,(毛中特重点了解前八章,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一般9月中旬新大纲出来,等拿到新大纲之后,再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把政治课学习一遍,特别注意新增考点,新增考点一般都是当年出题的重点,开始做2010-2019的真题,包括材料分析题,很多同学考完政治课后感觉良好,但得分不高,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眼高手低。对材料分析题只是看了看,背了背,没有自己真正的去写一遍,不写几遍,练不出来手感,材料很难得高分。
11月份,做《肖秀荣8套卷》,在做题的基础上可以配合徐涛冲刺或者风中劲草,把整个大纲再熟悉一遍,十一月份是政治出题的月份,所以一定要重点关心十一月份的热点事件。(PS,研鹿考研会每周更新一些时政热点事件的, 大家可以跟一下每周的热点事件微博,基本一年的热点都不会错过的哦!)
12月份做《肖秀荣4套卷》和肖秀荣点睛班,再把大纲过一遍,一般考研的时事政治要考到12月5号左右,所以,考研政治的复习,越到最后,时事政治的复习越要跟上哦。
把握真题,加强基础!对于数学的要在暑假充分夯实基础,在后期要不断做真题,把握套路。对于政治要把握大题,尤其是在考研前的一段时间,要把握预测题。对于专业课和英语就是做往年的真题,从真题中找思路。
今年的研究生初试结束了,不管是考得好的,还是考得一塌糊涂的,今晚都可以得到短暂的解脱。不过,每年都有一些人,虽然也报名考研,但既没有体验到考研的苦与乐,也不可能体验到考研成功后的收获。今年,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考研氛围组”。
这个名字显然带着强烈的自嘲。这些同学,在报名考研后,假装每天去上自习,假装去上培训班,假装去买很多辅导书,最后有的连走进考场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用自己的假装努力,给其他小伙伴一种鼓励和鞭策。也算是一件功德了。
虽然自嘲代表着这些同学心态还蛮好,但这种学习态度,着实不是一种好的态度。研究生考试,一年才一次,浪费一次就相当于浪费了一年。如果你干脆就放弃读研,还说的过去。但如果你将来后悔了,又想复习考研了,你一定会后悔今年的这个选择——早知道,在学校的时候就咬咬牙拼了。前几天,宁波发现的那位北京来的感染者,已经34岁了,还想着要考研,你们能确定自己将来不会后悔?
考研确实很难,377万考生,也就100万出头的名额,考研题目难、内容多,双非学校在复试环节还会面临一定的歧视。这些都不可忽视。但真正难的,还是战胜自己。如果你能通过一段时间的潜心复习,严格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准备,最后取得自己还算满意的成绩,这已经就是一种成功了。有这样经历的考研人,将来一定不会过的很差。
考研需要决心,需要坚持,人生亦如此。希望这些小伙伴们,不要从“考研氛围组”,变为“就业氛围组”,变为“人生氛围组”,一辈子给人当陪衬。你们需要做一次自己的主人。#2020年懂得的那些道理# #嗨!2021!# #我的2020#
你好,在这里我和你分享一下,我2007年考研的经历,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其实我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当时我考的华中师大的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6年教育学专业第一次实行全国统考,当年教育学专业一共300分,由北京师大出题。为了准备考研,我特意买了电脑,连了网。在网上我看到一本参考书,就是北京师大出的。书共计300页不到,售价298。我当时因为其价钱实在太贵,所以没有买。直到考试之后,我才发现我的决定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出这套书的作者大约在考试的前一星期给所有购买书籍的同学用邮箱发了一份内部试卷。这份试卷我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当然是考试之后才看到的,试卷最后的三道大题和当年考试的真题几乎全部吻合。而当年我以几分之差遗憾的没有考上华中师大。如果当时我舍得钱买了那套书,做了那套试卷,我想考上华中师大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最后一道大题30分,我根本就没有看到过相关的内容,无奈之下只能凭着感觉去挡,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通过这件事,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想报考的那个专业,刚好那个学校出了相关的辅导书籍,或者说你考的那个专业是由某一个学校出题,而那个学校刚好在那一年出了辅导书籍的话,你一定要买到,不管它多贵都要买。
其次,我想谈一谈政治的复习,政治是一门公共科,是必考科目。在网上你应该能够搜索得到那些呢师的辅导教程,带视频讲解的那种。毕竟有老师讲解,比自己独自钻研要好的多。而且一定要留心时事,考研的政治和时事联系得极其紧密。
第三,关于英语的学习。我建议你去网上寻找一下新东方的网络课程。不一定要报班,但是一定要找到他们讲解的网络课程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而且可以下载。英语的阅读是拉分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考阅读主要考的就是词汇量,因此你一定要注意词汇的积累。此外在英语写作方面,你也可以尝试去背诵一些范文,当年我考试之前至少是背了40篇以上的英语作文范文的。英语考试中的翻译题是非常难的,如果你的基础不是很好的话,我建议你放弃,把时间节约下来,做阅读和写作,这样你拿到的分反而会更高。此外,近几年的英语考试题应当都搜索到,并且打印出来,好好的做一做。
最后向你推荐一个我当年用过的网站,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网站的名称是考研同盟。里面的资料基本上是可以免费下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十分全面。
谈一点题外话,考研专业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你选择专业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受到你本科专业的约束,当然最好选择与其相关的专业,这样学起来轻松一点。如果你本科考的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不好找工作的专业,那么我建议你在考研的时候另外选择一个专业,重起炉灶也未必不可。
考研是一个很费神费力的事情,需要你有坚强的意志,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考研是一场长跑,只要能坚持到最后,一般都能考上。你最好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按照计划去安排自己的复习。
如果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那是最好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有一起考研的朋友相互之间信息共享,并且共同鼓励,不仅可以提高你的复习效率,而且可以使你在遇到困难时,不至于轻易放弃。
作为一个考研的过来人,我真心希望你能达成心愿,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使自己的人生从此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考研参考书都有什么相信大家从学长学姐那里已经了解完全了,什么李永乐、张宇、肖四等等每年都一样。要讲充分利用的话,我觉得对于高数我深有感触。
其实数学是一个拉分的一门,数学好了真的对你的整体的考研自信心很有帮助。首先我觉得数学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无论是复习全书的反复还是错题的反复,一定要做到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看,复习全书建议最起码复习三遍。第一遍肯定是打基础的时候,一定要死磕到底,利用第一遍考研劲头正旺的时候争取做到把每一个知识点看会,不敢说一定看通了,但是最起码也得做到对这个知识点了解了,哪怕是最难的知识点也要争取自己慢慢可以讲得通,哪怕时间讲的时间长一点,因为确定懂了以后在后期的复习中会更轻松一点,一定不要把不会的攒起来,告诉自己不会的地方折起来了后期一起看,那样后期看的效果也不会太好,总之第一遍一定不能急,因为前期节奏慢一点还能接受,后期时间来不及了就会特别赶了;
第二遍第三遍其实差不多,经过了第一遍的复习后,第二、三遍就自然复习速度会提高许多,而且第一遍做题的同时也是不断巩固的过程。在这里也要强调一点,做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也是要像第一遍复习那样通过真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最后注意整理错题本。至于报不报班就看你自己的了,我当时就没报班,也是因为省钱,这里就不推荐老师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接触随意选择,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得静下心来。
英语好像都没什么固定的复习资料。
今天就先写这些吧,欢迎关注我随时交流!我就是经历过保研、考研、调剂的幸运儿,希望也能把这份幸运传给你!考研加油!
风华正茂
2022-09-2019考研上岸北京某211 管理学大类 国家线今年达345之高,拿我的专业课来说说怎么看书吧。我的专业课书本四本,怎么分重点看呢?专业课有西方经济学 这类需要理解+记忆的书一定要先理解了 书上的图形自己要动手画画 需要抠字眼的定义啊 公式什么的一定不要粗心大意 不需要强加记忆 理解了自然也就熟记于心了 另外,适当的练习也必不可少 另外俩本一本书管理学一本是政治经济学 都是背诵主打的书 对于背诵的书 一定不能死脑筋的从前往后慢慢背 首先通篇过下来有个印象勾勾画画写写 第二遍可以按每章内容的大标题画出框架 再细致到每节标题 一级一级往下画 一级一级往下背 第一遍背的时候会及其痛苦 越往后越轻松 框架熟记于心 再往后延伸会把整本书内容串起来 做什么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会很好的答出知识点 不易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