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大多数医学专业学生劝别人千万不要学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首先声明,在下是一名临床医学本科医学生。
下面是个人想法
很多人都听说过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劝人学法,千刀万剐。
为什么人很抵触劝别人学医呢?
问的好,皮一下……
首先医学是个很严谨的学科啊,毕竟学的好不好关系到人命,所以学医,就意味着对自己要很严格,老师对你也很严格。毕竟,没有好的知识基础与阅历,一个医生很难成功。
第二点,学医的知识太多了
在临床上有这么一段话
一盏灯,一壶酒,一本解剖背一宿。
你可能觉得不现实,有点夸大了。
我亲身经历告诉你,一点都不夸张啊。哭?
那血管,那神经,那肌肉……
让一个理科生去背文科生的东西,刚开始真的是要了人的老命。
知识点是真的多,真的多,真的多
一本内科学就将近一千页,嗯,没错,外科学也是一千页,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所以,除非是真的热爱,不然,你会觉得学医的生活会十分的枯燥。
等到了大三,每学期10门专业课。
很多人都说上了大学就很轻松,我不否定,但是,学医除外。
我觉得,学医,你得做好觉悟,这不是几年就能成功的,你得有终身学习的打算,毕竟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得病的原理方式也不一样。
说到这,大家应该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吧。☺
要是有想学医的,可以咨询一下我哦,不一定能帮到你,但是无偿哦。
谢谢阅读,喜欢的点个赞同支持一下呗。
谢谢宁。?
为什么有些医学专业的学生会劝别人不要学医?
这些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了自己切身经历,感觉到“学医难,精通更难”,“人命关天,学习马虎不得”。“学医学专业来不得半点虚伪”。医学专业科目多,死记硬背的内容量很多,学习压力确实很大。
所以,有些医学专业的学生会劝别人不要学医。
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学专业不断规范,医学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医学专业学习的内容不断增加,考试内容十分广范,医学,也学法全面死记硬背。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满负荷学习。见习,实习,要求十分严格,接近实际医生日常工作规范管理。
《医师法》出台,实施细则,对患者全面保护管理,对医生全面规范管理。造成医闹多的原因之一。举例,某时半夜三更,家属带来患者,自称腹部绞痛难忍,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医生马上体质检查,医生检查后,马上开去检查单给患者马上检查。医生己知道这位病人必须马上手术,分抄必争,才可从死亡线脱离危险转变为安。但是,《医师法》明文规定,必须有检查报告单结果的手术指症,才能手术,医生也同家属说清楚,规定,要有检查结果才敢手术。医生只能做手术前准备的工作,谁也不敢动刀子,只有等检查报告单结果出来。报告单出来了,人也死了。家属还算通情达理,知道规定的要求,只埋怨家属送来医院太晚了,连检查的时间都不够了。所以,没有埋怨医院医生,因为,医生对家属说清楚了,有规定,手术要有依据。才能进行手术。否则,医生违规违法。如果,遇到蛮不讲理的人肯定是埋怨医生。造成医闹。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有的规定所在,要检查报告单结果,病人一到,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生,体质检查后,马上分秒必争地开展手术,很可能患者有从危转安的可能。
所以,有些医学专业的学生劝别人不要学医。
以前,医学方面很多医生都是一代传一代,一代接一代学医,从使医学专业的工作。虽然,比其他行业辛苦,也愿意自己后辈继续从医。
现在,规定规范太不切合实际,确实很多医生都是不愿意自己的后辈学医,因为,医学从医确实辛苦不赚钱,从使高危险的工作,遇到野蛮,刁难的蛮不讲理的患者,就出现医闹。
国家对医闹出台零容忍,医生应该得到全社会尊重。作为医生来说,还是忧心重重。还是按照法规规定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为社会多作贡献。
先说个实例,我堂哥就是一名医生,我嫂子是一名护士,他们都不支持家里孩子坐医。
首先这个专业的年限设置,医学本科院校是比别的科多一年的,别的本科是四年,医学类的院校五年。这样就比其他专业同学晚工作一年,最初分配工作时,只能分到乡镇医院,然后就是不停的进修,学习,后来调到县医院,在急诊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加班、夜班特别多,加到心累,虽然离家很近,但中秋节,春节能回家团圆的次数很少,不是我哥值班就是我嫂值班。在急诊的大夫尤其辛苦,一天下来要看上百个病号,精神需要高度的集中,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早上其他单位都是8点半上班,他们7点多就开始上班了,到下班时间了有病人得等看完才能下班。
不是夸张哈,我哥在急诊的这几年,浑身都累出病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忙的喝不上水是常事。一不小心还要面对一些病人的投诉。我有次去医院看病就见到过这种情况,医生在忙着给病人看病,他助理请假了,有个不自觉的病人都没根据叫号来,然后他及陪同家属都呼呼进去了,我后面那个病人家属急了,嫌医生为什么不按号来,接着就投诉了。
所以说,学医不是一般的辛苦,但既然做了这一行,他们的责任心不允许他们有丝毫懈怠,我们要尊重这些医护人员。
我是一名护士,我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医。首先学医在外行的眼里可能是挺好的专业,工作也没有飞吹日晒了,所以是大家的不错选择,但是真正的心酸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才知道。学医尤其是临床的,没有节假日,还需要上夜班,每次人家休息你都在值班.值班.值班。其次不停的考试检查,背不完的制度,写不完的病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遇到什么样的病人,家属会给你提出各种问题,有些甚至还带有道德绑架的。
网传...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实则:
工作在临床、护理、医技各线的医务人员,自己已经选择了这条路,放弃陪伴孩子的时间、放弃四处游玩的闲暇、放弃曾经流连忘返的酒桌、放弃自己学生时代的各种爱好,也要把这条路走下去...
自己心知亏欠家人、孩子的太多了,实在不愿看到周边朋友、亲戚再投身其中...
所以,学医需谨慎,除非对医学有偏爱!
学医付出的辛苦没有任何专业比的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毕业后需耐得住寂寞,干的比别人多,得到的却比别人的少!最后因为医患纠纷结束了自己职业生涯!唉!
黑白
2022-09-20我从医多年,两个孩子在报考大学时一个选择文科,一个选择了工科,当时报考志愿时,我也劝他们报考医学类专业,他们的一句话,让我到了嘴边话,没有说出来,原来我在一个基层医院担任业务院长,家离医院走二百多米,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医院推向市场,医患矛盾相当紧张,医疗纠纷不时发生,解决问题只有赔钱了事,赔钱多与少,就成了医患纠纷的焦点和难点,一方要的数,院方满足不了,开始几万说事,后来十万、二十万不说事,张口几十万,陪赏款项,院方拿一部分,责任方的医护人员自己也要拿相当大一部分,如果几十万,责任方几年的工资就打水漂了,数字太大个人拿不出来,解决不了,恼羞成怒的病人就跑到院长家去闹,难听的话,恐吓的话,威胁的话,甚至有不文明的行为,正在读中学的孩子亲眼目睹了这些场面,留下了负面阴影。所以,报考志愿时,劝他们学医也是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