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7

在四川大学数学系就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想咨询一下关于在四川大学数学系就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岁月如酒

    我的一个学姐就是川大学生,说实话,当初川大不在她考虑范围的,眼界低,尚且不知道华西。最后填志愿的时候一心报医科,然后就发现了它。将近二十个小时的车程,火车慢慢地穿过一个个山洞,似乎还是李白的蜀道,还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山岭,恍惚间觉得即是阴差阳错也是命中注定。

    虽然老家在川蜀,没有记忆的幼年也曾在这里待过三年,也曾回来一次,但是它对她来说还是陌生的。在待了几年后,她自己也觉得不得不承认,那里,是一个和她有着某种联系的地方,除开那座城市,这里,是大江南北与她关系最密切的地方。

    从我自身的意见来看,川大的风格是很对我脾气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像在图书馆能找到一切我想找到的书,而没有人会说那些是无用的。操场上跑跑步打打球,寝室窝着看看书或者玩玩手机电脑,放了假骑着自行车探索一下周边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在学校走一走,看看不高山明远湖,沫溪德水,还有羽毛油亮肚子圆滚滚的麻雀,还有开得正好的花。它符合了我对大学的想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闯出一片天

    来自网友:

    1907年的华西口腔,在2007年迎来了百年院庆,我们刚到就接受了院史的熏陶,感受到了学院的深厚积淀,收到了“百年华西 金牌口腔”的纪念书籍。我感到好幸运能成为这里的一份子。我在学院电梯里碰到了学院党委书记,我对着她灿烂一笑露出了我的小虎牙,唐书记笑着对我说,这孩子未来肯定是个正畸学专家。那一刻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现在我真的学了正畸,成为了一名正畸医生,希望未来我也能成为正畸学专家吧。在川大的前两年是在江安校区度过的,江安校区好大好大,好美好美。青春广场上永远特别热闹,高高悬挂的横幅展示着丰富的社团活动,层层摆放的展板张贴了漂亮的活动海报,随便踏入一个展台,就能参与社团,参加活动。我当时参加了街舞社、辩论社、少管所帮教社,生活超级丰富又充实。忘不了长桥,每天必经的桥都感觉要走断腿;忘不了商业街,牛肉馆,奶茶店,干锅店,花溪牛肉粉,满足了吃的畅想;忘不了图书馆,每到考试周,都人满为患需要提前跑去占座位;忘不了运动场,曾经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抓筐扣篮;忘不了综合楼、解剖楼、教学楼A座B座C座D座,那是讲课、讲座和做梦开始的地方;忘不了不高山、明远湖、网球场……这些地方是只存在我脑海里但是没有怎么去过的地方,只是因为太大了。

  • 岁月如歌

    在四川大学数学系就读是一种长远的计划和远大的前途。因为四川大学是985211大学,是世界有名的好大学。

    数学系是个好专业,可以说是现在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就业范围广,前途远大,国家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如机械,商业,建筑,微量,网络等都很需要。总之,各行各业都有用处。

    如果毕业后考研,继续数学研究,还可考博士,成为数学专家。成为国家难得之才。

  • 董沫然

    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归国6年后却再次赴美,留下的话引人思考

    作为一个在知识领域上工作的人,就一定要不断地探寻新事物,将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转变,刺激大脑对外界事物有敏感的认知,在科研的道路上才会有新的收获。如果一直生活在固定的环境,很有可能会形成思维固定化,难以有新的突破。

    一、天才许晨阳的学习之路

    许晨阳被称之为是北大天才,他在学术领域上所表现出的能力是值得让人称赞的。许晨阳之前也有过去国外学习的经历,后来回到国内为国家科研做贡献,然而六年后又再次选择去美国深造。很多人对此都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已经选择回国工作,却又要出国呢?他留下的话引人思考。

    许晨阳从小就热爱数学,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沉迷于数学计算,每当有数学竞赛,他都会踊跃参加,并且每每都能够获得很好的名次,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身边很多人对他都刮目相看。

    在许晨阳17岁的时候,四川数学代表队非常看重他的才华,邀请他加入,入队之后,他参加了一次数学冬令营比赛,再度展现了自己的能力,荣获第一名。第二年,许晨阳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国家数学集训队,同时在北大进行学习。

    最让人震惊的就是,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大学所有学科的学习,比正常大学生早一年毕业。大学毕业后的许晨阳并没有选择参加工作,而是决定留在母校读研。研究生毕业之后,许晨阳觉得自己的见识还是不够充足,先后去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研读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许晨阳在国外工作了一年,2012年许晨阳选择回到国内发展,并且在母校担任数学教授,并于第二年,荣升成为国际数学中心的教授。许晨阳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其他研究生或者博士进行数学方面的研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上发光发亮。在许晨阳看来,想要真正成为一名科学家,前提就是在研究上保持高度专注和长久的坚持。

    如果一个人在进行一项研究时,总是转换科研方向,他最终很有可能会一无所获。要知道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就是不忘初心。许晨阳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国内工作的这几年,他一直始终如一的研究代数几何,并且发表过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对于推动我国数学的研究有着重大作用。

    二、许晨阳的三句话

    原本大众以为他会继续留在留校任教,可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许晨阳再次决定出国深造。网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发出自己的质疑,为什么要去其他国家进行科研研究?

    针对网友的不解,许晨阳只在社交平台发表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国内的学术界并不看重一个学者对于科研的贡献,只看重学者的资历。许晨阳推动了我国在代数几何上的重要发展,但是每当他想要申请科研资金时,上级总会以资历和年龄不够的理由而拒绝,这让许晨阳感到非常无奈。

    在2012年许晨阳决定回国发展时,有媒体采访他说,为什么在国外学习几年之后还会选择回国内继续做研究呢?许晨阳的回答就是:想要为国家做贡献,而且国内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很大。

    经过几年的研究,许晨阳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国内只是针对资历较深的科学家投入力度比较大,对于比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还是有很多的限制,这就让许晨阳的学术研究难以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句话则是,国内的学风远远不如外国。如果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需要用心去研究和探索新事物,而不是因为金钱的诱惑,忘记最开始走研究道路的初心。第三句话则是国内造假情况太严重。许晨阳发表在网上的科研论文,被很多人拿去盗用,与其他学者的论文结合为一篇,这种不重视别人努力成果的行为让许晨阳感到非常愤怒。

    许晨阳在回国的时候,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国家科研做出贡献,然而经过六年的发展,他发现国内学术界风气并不好,而自己又无法改变。深思熟虑之后,许晨阳决定去国外进行研究。去国外发展的许晨阳也没有怠慢自己的科研成果,一直专心于代数几何方面的研究,于2021年获得科尔代数学奖。

    如果想要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就,就要不忘初心不惧困难地走下去,而不是每当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学术界进行合理的整改,不然会让很多年轻科研者寒了心。

  • 短腿柯基王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数学专业一直是个大冷门。原因有几点:

    1、数学专业属于理科,是纯理论的专业,实用性有一些,但不是特别广。

    2、数学专业需要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3、数学专业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基本上提不起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结果可想而知。

    四川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数学是其优势学科之一,在我读高中的年代(90年代),有一师兄考上了四川大学数学系,后来就是因为学习跟不上,在大二时退学重新高考。所以,如果没有对数学的兴趣,建议不要选择数学。

  • 秋色宜人

    其实我觉得高等数学这个学科,是很看学校、出题老师的。也就是说,挂不挂科和你所处在的学校还有老师出题态度有关。

    首先学校的层次决定了是否挂科。比如985院校或者更顶尖的院校,出题难度可能没有上限(好吧,一般还是有上限的,参考那基本最著名的数学分析习题册即可)。比如最近四川大学的期末考试难度,就上了知乎热榜。虽然这套卷子考察的问题,大多没有刁难学生的意思,但是如果平常不刷题,确实很难受的。

    其次就是老师的出题态度有关。由于高等数学这门学科,你说知识点多,也不多,因此很容易有套路可循,但是这些套路有些比较精巧,如果不提前准备,哪怕高中数学底子很好的同学,也会翻车,尤其是碰到一些构造奇奇怪怪的函数问题的时候。但是这类问题,只要见过一次,或者做过一次,那么就会觉得十分简单。有老师曾经这样说过数学分析(你可以粗略地理解是数学系的高等数学)的考试,你在考场上之所以会做,不是因为你真的会做,而是因为你平常刷习题册的时候刷到过。

    《数学分析例选:通过范例学技巧》[1]的作者朱尧辰老师在前言中说到:

    作者觉得,学习数学分析(不同层次的)解题技巧的“初级阶段”,犹如我们幼年时代练习汉字书法要用毛笔描红,少不得要揣摩体会某些例题的解法(甚至有些研究生的论文也不乏“依样画葫芦”的痕迹)。包含在这些解法中的技巧,有时是可意会难言表的。本书实际上也是试图提供这样一种用作初学者“描红”的本子。
    所以高等数学要想考得好,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训练。如果你的老师出题比较“偷懒”,考试的题目可能是前几年试题的变体,或者是在某次习题课上用到过,没讲完的一些习题,一些细心的同学们可能在进入考场前踏踏实实刷了一遍,那么自然会好准备很多。

    如果老师出题追求新颖,并且题目量较少,以证明和大题为主,那么自然很容易挂科了。

    当然,这门课程应该是大学阶段少数需要大量做题才可能比较稳定地在期末取得高分的课程。后面的很多专业课,在解题技巧和解题套路上的变化,可能就没有这样和高中一样刷题的感觉了。大多数课程,更多地还是打通知识体系,踏踏实实完成作业,感悟专业课当中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完成一些实验,最终扎实搞定。

  • 教育

    作为数学系毕业生,我来简单说一下吧:

    数学系多年来一直是川大的优势学科,一直有院士坐镇。学习氛围浓郁,毕业发展面广。本科来说,有以下四个专业

    1.数学基地班,发展方向是基础研究,是要求最高,平均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必须深造,走科研道路是比较好的方向。

    2.应用数学,发展方向是数学和金融结合方总。有很多金融类课程,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很抢手。金融领域的量化交易等很热门。

    3.信息与计算科学,名字里有计算两个字,应该能猜到了,是计算机交叉学科,核心课程里有很多计算机课程,比如数据结构,C语言等。就业前景也很不错。

    4.统计学,这个学科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需要统计的思维,交易,研究,甚至赌场。。。。

    总之,川大数学是非常不错的!

  • 教育

    在川大的日字都值得怀念,忘不了长桥,每天必经的桥都感觉要走断腿;忘不了商业街,牛肉馆,奶茶店,干锅店,花溪牛肉粉,满足了吃的畅想;忘不了图书馆,每到考试周,都人满为患需要提前跑去占座位;忘不了运动场,曾经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抓筐扣篮;忘不了综合楼、解剖楼、教学楼A座B座C座D座,那是讲课、讲座和做梦开始的地方;忘不了不高山、明远湖、网球场……这些地方是只存在我脑海里但是没有怎么去过的地方,只是因为太大了。 我的同学们也都是个顶个的牛逼,有些是超一本线一百多分进来的,有些是大一CET6得650分的,有些是足球、小提琴、钢琴特长的。

    总之,学霸太多,竞争激烈。他们现在活跃在各种层级的医院和诊所,有的已经升了副教授,有的已经海外工作,有的创业开了自己的诊所,有的去了大型隐形矫治公司,我们这拨人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了。

  • 淡定人生

    儿子被四川大学数学专业录取,应该不应该上?
    答:
    如果你儿子复读能考上北大或复旦或山大数学系,则可不上;
    如果不能,就应该上。
    川大较好的专业除了医科外,还有高分子材料和软件工程。

  • 沐馨

    英语从76提到115,竟然从没死磕单词和刷题?!原来,妈妈这样的引导,才是真正帮孩子把精力用在刀刃上,用正确方法换得英语好成绩。
    ·
    南昌的学霸妈妈分享说:身边很多朋友总是问我,孩子学习有什么窍门?英语为什么能一下子学得这么好,甚至稳坐全班第一?
    坦白来说,我们家长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习哪有什么偷懒的捷径。解决英语基础差,全靠用对方法后,孩子快速掌握了大量单词和阅读的方法。
    ·
    其实,孩子初二前英语完全是蒙着头瞎学,平时徘徊在七八十分,单词背了就忘,阅读完型也是错一大片。虽然每次都答应好好学,但一到考试就“拖后腿”,即便去了一对一也不见提升效果。甚至因为偏科明显,班主任还特地打电话嘱咐:孩子数学次次前三,但一门英语就比其他同学低30多分,太吃亏了,一定要努力把英语提上来。
    说实话,我也着急想让孩子学好英语,可他每次嘴上答应,背单词还是应付差事,一摞空白的阅读完型练习册放在书架上吃灰。
    ·
    后来我就跑去在四川大学当老师的堂姐那里求经验。堂姐建议让孩子每天15分钟做「阅读打卡」。还解释说:单词就是英语“盖楼”最最基础的砖,零散、没规律的一个个背,任何人都记不牢。但把单词套到句子里去记,一句话就是8、9个单词。不但记得多、记得牢,更主要是背一个句子,能同时记单词、练语法和语感写作。
    ·
    一套「阅读打卡」就能实现单词+篇章关系+解题公式的叠加,孩子看得懂也用得熟,英语自然很快就能提上来。
    ·
    针对孩子的进步,我总结了两点:
    一、词汇突破:通过单词批注训练拿下中考3500个单词,必考300短语,记得住也能用得了。
    二、阅读技巧提升:通过解题技巧,出题人思维,细节定位法,不再逐句读懂文章,也能正确率100%。学会出题人思维,第三方视角,能更好帮助孩子提升做题技巧
    ·
    你来试试,一句话记住8个单词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write simply, directly, and effectively than to employ flowery but vague expressions that only obscure one's meaning.
    简明,直接,有力的写作难于花哨,含混而意义模糊的表达。
    难点单词分享:
    simply 简单地;仅仅;简直
    directly 直接地;立即;马上
    effectively 有效地,生效地
    employ 使用,采用;雇用
    flowery 华丽,花哨
    vague 模糊的;含糊的
    expressions 表达式;表情;公式;表示式
    obscure 昏暗的,朦胧的

  • 短腿柯基王

    不能以过去的眼光看待今日数学专业了。数学作为理工专业的基础,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计算机,金融非常有竞争力。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发展更有前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