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小语种肯定是有很大作用的,尤其是对高考,小语种跟英语一样,同样是150分,由于考的人少,题目相对简单,不像英语那么竞争激烈
1.人数少、竞争少、题型较英语学科简单
高考小语种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全国各省市采用统一考卷,由于教育资源不平衡,统一命题的考卷难度也不高。
词汇方面,小语种高考要求1500词左右,远低于英语要求的4500词。考题内容和题型方面,高考小语种没有英语考卷的难题、怪题、选项及答案直接明了,容易应答。
在高考中,外语科目一般情况下默认是英语,选择和参加小语种考试的人非常少。高考小语种由于接触少,参考人数少,竞争小,考生在准备这门考试时压力相对会减小。
2.提分优势明显,轻松弯道超车
根据数据统计,选择小语种参加高考,是一条弯道超车的捷径。
文理科英语偏弱的学生,这些学生想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但又很乏力,提升空间小,正常高考考大学分数不占优势,而选择小语种代替英语参加高考可以达到迅速提分的目的。
学小语种的周期比较短,分数提升空间大。从高中阶段零起点学习,所以如果英语不占优势,又有迫切上大学意愿的话,我们建议选择小语种参加高考。
3. 激发学习信心
很多学生会因为英语底子薄、学习英语无从下手等原因而放弃追求名校的机会,选择小语种可以提高学生对高考分数的预期值,激发学生对外语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
金色年华
2024-12-15有用,可提前冲刺目标院校
2008年全国有25所院校单独招生小语种,提前招收小语种专业。这些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可自行命题,单独考试和录取。
各学校小语种专业的报名一般在三四月进行。小语种专业一般是自行命题,单独考试和录取。考生被录取后,一般不再参加普通高考,不能转到其他专业。小语种测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考语文、外语、数学等科目,面试则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般包括英语朗读并回答问题、模仿发音、中文朗读、知识面考查等,另外一般学校对身高、体型、五官等也会有所考察。
这些试点学校将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及单独录取工作。被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含英语专业)。报考的详细规定,考生可以通过高校在网上公布的招生简章进行查询。
小语种的三种招生方式
小语种招生方式有三种:第一是提前单独招生。大部分高校小语种招生专业实行提前单独招生,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在全国统考前录取。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考核语文、数学、英语。面试考核英语能力测试和对所报小语种的语音模仿,被录取的考生不用参加高考。
第二是单独面试,需要参加高考,在提前批次以前录取。这种招生方式一般是北京地区的高校招收北京生源时采用。考生正常参加高考,学校录取时要综合考虑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录取提档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完成。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招生方式并不影响本科提前批次和一批次志愿的选报,学生可以正常填报高考志愿。
第三是正常参加高考。有的学校把部分小语种专业放在提前批次或者第一批次招生录取。这种招生同普通高考没有区别,学校一般只按照高考成绩录取。
学习小语种需有语言天赋
凡是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都必须选修第二外语。本科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都能达到四级水平,有的甚至通过六级。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十分枯燥和艰辛的,特别是学习某些小语种,比如阿拉伯语的发音十分特别,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练习,需要记忆、背诵、阅读大量的词汇、语句和文章。能否学有所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看本人是否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
判断是否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时,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的语言模仿能力、对语言的记忆能力等方面进行小小的测试:比如,当别人说一段你听不懂的地方话时,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 如果语言天赋强,就不仅能模仿,还能较快地从中找到这种方言的发音规律或方法。
报考时特殊要求要认清
限于师资力量和语言教学的特点,开设小语种专业的高校一般采用单独编制20人的小班进行教学。各高校小语种专业每年招生人数都不多,一个语种一般是10至20人左右。所以大部分高校在招生时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这些考生也要认识清楚。
首先,部分高校小语种不是面向全国进行招生的,有的只是选择部分省市招生,但是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和调整。比如,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只在北京、天津等18个省市进行招生。
其次,部分高校小语种招生不接受个人报名。一般高校会规定一个省的几所省重点或者示范性高中具备推荐学生的资格。高校在制定推荐原则时,一般是让生源高中通过一定选拔程序后择优推荐;还有的高校则严格限制推荐的男女生数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确定省、中学、语种和男女生比例。比如,200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规定了只有选定的省市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应届在籍高中毕业生(文理科不限)才具有报名资格,而且要统一由中学填写推荐表进行推荐。
第三,一般高校要求报考的学生中学阶段所学语种是英语。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日语(同声传译)专业只限日语考生报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要求考生注意。即使被提前招生的学校录取后也要参加高考报名,以便高校和省招办按照学生的报考信息办理录取手续,但不需要参加高考。有的学校,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还规定,提前批次招生的小语种专业只招收有志愿填报的考生,还有的高校对考生的身高、五官有特殊要求。
学小语种不是上大学的捷径
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小语种考试是高校自己命题,题目应该比高考简单,通过测试就可以顺利上大学。其实不然,小语种招生是高校选拔培养特殊语言人才的途径,在选拔难度上丝毫不亚于高考,相反要比高考更为严格。如前面介绍的,只能是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推荐资格。考核的方式既有笔试,也有面试。可以说,小语种招生比高考更能综合反映一个考生的整体素质。能被高校录取的小语种考生从平时的学习成绩看,几乎全部都可以通过高考。
为数不少的学生将小语种考试当成了一种“练兵”的机会,一般学生还要亲自到高校参加考试,特别是报考外省的高校,考生和家长还要受奔波之苦,需付出一定的精力和财力。一旦考试不顺利,往往会影响考生的心情。所以,考生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而要理智、冷静地选择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