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由美国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是?

4 个回答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由美国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是山西大学和清华大学。1901年9月,清政府与八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即“庚子赔款”)后,在山西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积极筹划,利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建立了山西大学堂;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后发展为清华大学。

  • 星空下的思考

    1901年9月,清政府与八国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赔偿八国和六个受害国共计4.5亿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

    美国政府同意用庚子赔款建立“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即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第一所用于被政府派送到美国学习的中国青年而建立的预备学校。

  • 淡定人生

    庚子赔款建立了山西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大学。

    1、山西大学

    早在美国政府同意用庚子赔款建立“留美预备学校”之前,庚子赔款就已经用在中国高等教育。

    1901年9月,清政府与八国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军费、损失费4亿5000万两白银,是为“庚子赔款”。 在山西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积极筹划,利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建立了山西大学堂。

    2、清华大学

    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

    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

    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

    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这种以掠夺为内容的经济制裁,留给赔款者的是深重的民族苦痛。

    其一,从1895年到1913年的18年里,中国民族资本开设的厂矿共有549家,其中资本在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者。不过17家而已。

    但截至庚子赔款最后减免或停付为止,中国历年所付白银已达6.5237亿余两,折合银元近10亿。以此量彼,可以见巨量资金流失之下民族经济生机被压抑的程度。

    其二,据当时各国调查,中国全年财政收入为白银1亿两,而支出则需1.1亿两,这使得中国不得不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内部的压力。

    每年赔款均分摊入省,各省又分摊入州县,州县复分摊于各色人等。最后的结果是丁粮加派和旧税愈重、新税愈多,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庚子赔款之苦。

    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是使得人们更加憎恶外国列强;另一个结果则是抗捐抗税的斗争成为民变主要内容之一。在晚清最后十年里,它们促成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为后来武昌起义的猛烈一击准备了某种现实的条件。这两种结果,都显示了经济之转化为政治,影响了社会,促成了半殖民制度的确立和半殖民地程度的深化。

  • 闯出一片天

    美国教会通过募款的方式,在中国建立了十几所大学,其中包括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北京的燕京大学(后并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辅仁大学(在台湾复校)、南京的金陵大学(后并入南京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在台湾复校)等,还兴办大量的中学和女子学校,这些学校都并入现在中国最好的学校,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