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有哪些考研特容易上的大学?_考研最容易的大学

想咨询一下关于有哪些考研特容易上的大学?,考研最容易的大学,有哪些考研特容易上的大学,有哪些考研特容易上岸的大学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坏人。

    1、本校

    大部分同学考研都是要提升一个层次,如双非报211,211报985,所以报本校,在生源层次上属于中上位。

    而且在初试前就方便联系导师。

    2、比本校综合实力弱的学校

    这种情况有,但是很少见,也是非常稳,比如我遇到过哈工大报黑大。

    3、特色院校非特色专业

    比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北京语言大学:会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

    决定现在的考研难度的第一要素是地区的热门程度。

    北京难,其实江浙沪广东更难。

    在地区因素之下,经济、管理、法律以及文科类专业,学校综合层次更代表着难度,专业实力(教育部学科评估)次要一些。但是理工类专业,学科实力和学校综合实力并重。

    所以择校其实这就是一道抓主要矛盾的选择题,热门地区、热门专业、热门高校。三者取舍。

    想挑战地域模式,当然是三个热门都选,如北京地区北京大学的法律。

    想挑战困难模式,选两个热门,如选热门专业的热门高校,把地区舍弃一些,如哈工大的计算机。

    挑战普通模式,选一个热门。如选热门地区,舍弃热门高校和热门专业,如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或者选热门专业,避开热门高校和热门地区。比如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挑战简单模式,三个热门都避开。比如的水利工程、兽医学。宁夏大学的畜牧(常年报考人数小于招生人数,过线人数不足招生人数的1/3)。

    大师兄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信息多了,大数据发达了,同学们反而不会选了。

    近期是考研咨询的高峰期,很多向我咨询的同学出现了无比纠结的现象。

    他们考研择校关注的因素有:专业适不适合自己、专业有没有发展、好不好找工作、学校歧不歧视、压不压分、复试时间、报录比、复录比、复试占总分数比、专业招人规模、是否喜欢收调剂、地区好坏、学校层次、有没有暖气、校园男女比例、食堂饭菜如何等。

    在海量数据提供的众多因素中,挑花了眼。明显,总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考研是同学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以前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有家长和老师指导,而从考研开始,要学会看清自己,学会舍得。

  • 闯出一片天

    只要你认真学习,管他什么大学都容易考研上岸。

    如果你学习的火候不到,双一流、一本、二本等学校研究生都难考。

    因为每年国家都要划定研究生录取线,重点大学还有自己的校线。够了国家线,可以参加一本或二本学校的面试。达到重点大学校线,才能进入该校的面试。

    最后是统考成绩、面试成绩各按一定比例,合算成总分,由高到低排名,各学校按照当年录取指标,从上到下依次录取,并在网上公示7天后,经学校研究后,报教育部备案,才发放录取通知书。

  • 梦飞

    近几年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小伙伴遗憾落榜。所以择校一定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身的院校报考。很多23的小伙伴想考研,但是有时候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不清楚自己想要报考什么专业都有哪些?这些专业又有哪些学校比较合适?

    所以给大家推荐一波高性价比院校专业,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下~

    01吉林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

    推荐理由招生人数多。

    招生人数2020年是116人。竞争较小。吉林大学的法硕非法相对于热门地区的985、211院校的同专业而言,竞争要小一些,有一定的地域因素在里面。复试比低。吉林大学这个专业报录比在8-9:1左右,那么近几年报考的人数上升得也比较快。

    20年复试人数176人,拟录取116人,复试比在1:1.5-1:2左右,复试比在这种层次的学校里面算是比较低的了。也正因为如此,由于复试刷人不多,所以初试考高分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分为基础课和综合课,基础课包括民法(75分)、刑法(75分),综合课包括法理(60分)、宪法(50分)、法制史(40分)。

    0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管理

    推荐理由每年的报录比大概在5:1左右。

    招生人数比较多。招生人数在20个左右。比较特殊的是,这个学校就是复试刷人比较多,复试刷人达到了2:1,就是录20个,但放40个人进复试,最终录取20个,淘汰20个。强调几点,就是华南师范大学这个专业初试和复试比例是五五开,所以说比较看重复试能力;另外虽然这个学校复习的面比较多。

    这个学校推荐的就是报录比比较不错、地域性比较不错、就业比较不错,缺点就是再次强调复试刷人刷得比较多。考试范围大概是考这几本书:公共经济学、教育学、公共管理学、教育管理学。

    03西南财经-新闻与传播

    推荐理由:分数较低。

    基本上普通学校它的收分都是380-390,19年考研人数很多,像广外这种双非学校它收分就是410-420,但对于西财来说近几年分数一直都是370-380,基本上你考到370分以上就已经比较稳妥了。

    西财近几年的报录比一直都是6:1左右。有扩招。西财的新传近几年是有扩招的,像19年一共是招了28个人,对于这种财经类学校来说招25个人已经非常多了,一般这种财经类学校都只招十几个人。专业课相对简单。专业课是考334和440,考的东西是比较基础的,它不会有很大的扩展,基本上就是考课本上的东西。最后再补充一下,其实新闻传播这个专业真的是考研竞争非常激烈,稍微容易一点的可能就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和一些财经类院校,这些院校的新传相对来说容易点。

    04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推荐理由:认可度高、性价比高。天财这个学校虽然是双非院校,但是在天津河北辽宁以及天津附近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考研人数少、报录比高。管科属于管理类的专业,管理类专业也是现在考研的一个热门专业,但是它的报考人数相比于其他几大热门专业如企管,是没有那么多的。

    天津财经大学企管每年的报录比一般都在8~10:1左右,但是管科的报录比只在3~4:1。另一方面,管科和企管的招生人数是一样的,像19年都是招18人。但是管科是存在一志愿招不满的现象,20年是只有4个人进复试,然后调剂了35个人过去,最后一共录取了18个人。

    专业课难度低。专业课考得非常基础,也不压分,好好准备的话是问题不大的。

    05东北大学-机械工程

    推荐理由:招生人数多。每年招200人,全中国机械专业考研每年能够招200人的并不多。

    分数相对来说比较低。每年的分数300多一点就行,去年的录取分大概就300分左右。报录比不高。作为一个排名前十几位的985院校,报录比在3:1到5:1之间,比很多211都要高。复试基本不刷人。

    06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推荐理由:复试淘汰率低。复试基本不刷人,虽然招的不多,每年大概10人左右,但是只要你能达到它的复试线,基本就稳了。

    分数相对来说比较低。北京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分数一般在350到360左右,这个分数在211学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算比较低的。

    专业课比较简单。专业课可选考。北京化工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得和其他学校有些不同,它的专业课考的是管理学或经济学原理或数据库技术与运用,“或”字的意思就是你可以选,像其他很多学校的管科基本上考运筹学,运筹学相对来说要偏难一点。在专业课可以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对容易。

    07华南理工大学-翻译硕士

    推荐理由:去年总共是169个人报名,录取了30人,报录比近6:1,广外的翻硕报录比是15:1以上,中山大学翻硕的报录比在12:1左右,所以报录比是比较低的。

    招生人数多。去年总共招了38人,推免8人,招生人数在理工科类招生人数算是比较多的。

    专业课简单。专业课是比较简单的,该校翻硕英语的阅读理解大概只有六级的难度,甚至达不到专四的难度。

    就业好。华南理工是985院校,学校名气还不错,就业出路会好一些。很多同学不知道华南理工还有这个专业,所以报考人数不是很多,建议有意向的可以报。

    08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推荐理由: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是理学和工学的交叉学科,就业前景很不错,适合工科类的考生跨考。强势学科,该校该专业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强势学科,但报录比并不高在4;1左右,值得报考。学硕,招生人数多。学硕的招生人数一般是挺少的,但是这个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在65个左右,相对还是很多的。地理位置较好。浙江这个地方教育资源比较集中,除了浙大以外没有其他211高校。此外,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千说万说,考研择校是考研的头等大事,同学们现在一定要多收集信息,从各个方面考虑好自己要报考的学校,这样的择校择专业才会靠谱,千万不能是只因为一两条信息就决定去考这个学校了!

    想了解关于考研的更多知识 请联系13295517807 微信同号

  • 教育

    考研好考的专业或者学校只有相对来说,一般对于已经毕业的考生来说,想要有个硕士学历,那选择管理类联考专业中的MBA和MPA会比较多一点。

    然后学校的选择,一般建议选择报录比比较低的学校,一线城市的国内top排行的学校肯定是难考一些,可以依据自己的工作城市选择学校。

    院校的综合实力、学科实力、所在区域发展水平,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一般来说,院校考试难易程度可以参考下面:

    1、清北+中科院强所+强985优势专业;

    2、强985+普通985强势专业+211特色强校;

    3、普通985+211优势专业+普通特色强校;

    4、普通211+一本强校;

    5、普通一本+二本优势专业;

    6、其它。

    对目标院校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历年分数线、历年的报录比、招生人数、学术氛围、导师研究领域,同时要了解报考院校是否有特殊的录取规则,包括考试科目、命题范围等。

    关于院校的区域选择

    第一,最重要:个人意愿。如果你是想在大城市拼,那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城市,最好考取该城市的院校,因为就业和实习这两方面会有很大的便利性;如果想在家乡发展,或者离家不是太远的地方,就选择家乡或是想要去的地方院校。

    第二,次重要:学科水平。简单说来就是该院校想要报考的学科对应当地的企业,有没有特别强的产业链关系,以及该院校该学科是否有足够强的企业认可度。这在之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其他:经济水平。就是说你所在区域经济水平怎么样,其实经济水平低代表的是生活幸福感高,经济水平高代表的是就业选择好,要慎重抉择,是享受两到三年的风土人情,还是直接进入快节奏的生活。

  • 秋水伊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容易相对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机电专业的女生相对其他专业简直少的没影,但考研不会因为你是机电专业女生就会有照顾!就目前国家教育的体质来看,成绩是主要的,自己用知识武装起来,保持一份好的心态,考研不在话下!

  • 风华不减

    谢谢邀请!

    首先,本人就是2021考研队伍中的一个,目前正在紧张备考中。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好的发言权的,考研不同于高考,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有很多对自己本科院校不满意或者是对自己有和你高追求的人都会选择考研。

    想要考研成功都不容易,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你想上的大学都不考,好考的学校你就不会选择,其中道理自然懂。

    容易上的大学,你会选择的话。说明你就是想获得研究生这样一个学历,不在乎它是不是211、982、重点。如果你抱有是这样的考研目的,那考研容易上的大学就有很多。

    但我还是想说,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就应该往上坡路走,年轻不拼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最后,也祝愿所有正在考研的同伴们都能如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