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用,我在机械制造业某大型央企,高级工程师,获得单位奖项一大堆,但待遇开不过工程师甚至助理工程师,基本工资一样,岗位工资一样,奖金领导说给谁多就给谁多,现在单位又新弄了个KPI绩效考核,都是领导一个人说的算,他看谁好就给谁分高,职称真的更没用了,你要是得罪过领导,那你就完了,总之,在我们这个机械制造业的大央企,你要是不会巴结领导,其他的什么都沒用,职称真的是最不值钱的,一点政策都没有,就是名字好听,十五年的工作经验之谈。
我在国企单位,博士毕业十二年了,现在已经40岁了。已经有点提前进入躺平的状态了,大家说我该怎么提升一下自己呢?
现在的状况是:1、技术职称到了最高级,但国企这个没啥用,大家也都了解。收入也就是些辛苦钱。
2、职务应该是不可能再有了。这么多年来就有两次公开提干吧。上次刚进单位两年多的时候,这次提拔的都是比我年轻四五岁的,感觉哪波也没赶上。
感觉最惨的是,这十来年我真是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基本年年先进啥的(以业绩为重要参考,但这个更没用),希望靠此搏个前程。但是感觉除了形象 变成了“老黄牛”外,就是越来越多的活。
现在忽然有点想明白了:
1、已经没啥好期盼的了,努力已经没啥用了(搞关系不知道现在还来及么)。而且收入也不是我自己说了算的。
2、我不喜欢老黄牛这个形象,别拿这个来说事,让我多干啥。
3、霸气啊、管理能力还不够 这些评价,我也不在乎了,也知道不是这种原因。我自己心安理得,舒服就行了。
不知道别人处于我这个状态 是不是也会这样。
大家说关键是怎么找点别的出路呢。
职称在国企还有用吗?重要吗?从我的经历来看,职称在国企还是非常有用的,也是比较重要的,本人就是高级政工师,尽管了已退休了五年,但到现在还在被单位返聘,这就是最为现实的例子。毕竟国有企业对于技术进步还是非常重要的,国企要发展,要进步,还是离不开技术人才的,现在很多国企都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很多实用新型技术都是从国企研发并生产出来的。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精细化工公司,我们这个公司一直都是集团确定的创新型企业的样板单位。化工企业共同的特点都是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危行业,但是现代生活中又离不开化工产品,如何让化工企业做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就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和奋斗。目前我们主要是围绕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做文章,特别是围绕氢氰酸下游的产品做文章,取得不了不菲的战果,即使像今年这样,面对疫情这么严峻的局面,在传统化工企业处于半瘫痪状态的情况下,公司的产品还是还是一路畅销。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品种和生产工艺所致。
在国有企业除了技术研发团队的技术职称以外,对于所有专业门类的职称都是非常重视的。在国有企业技术职称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起到任职资格的作用,二是起到晋级加薪的作用。从任职资格来看,公司的很多岗位都要求要有相应的技术职称任职资格。比如财务负责人,都要求要有高级财务技术职称,比如高级会计师职称等;运营总监需要取得高级经济师职称,法务部门负责人至少要有律师资格证书,甚至连党群部门负责人也需要至少取得政工师职称等;在加薪晋级方面,有了相应的技术职称证书,公司都要按照的相应的岗位进行聘任,聘任后可享受相应等级的工资待遇,比如中级以上职称的,聘任后可享受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高级职称的可以享受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等。
另外国有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中,如果属于对外招聘的岗位,都会提出需要相应的技术职称证书,对于在职的技术人员或是技术工人,都要从经济上,待遇上鼓励大家去考证,去拿证,如果拿不到证,岗位工作可能会被调整,所以国有企业职工考证,拿证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比如安全管理岗位,都需要安全注册工程师类的证书,达不到这个要求,有时还要受到政府安监部门的处罚;在比如审计岗位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注册审计师资格证书,审计报告上是不能签字的,技术设计图纸,没有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也不能在设计图纸上签名,签了名也是不被认可的。
从我介绍这些情况来看,国有企业首先是比较重视技术职称的评定,同时也鼓励大家去参加职称的评定和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评定,职称证书是进入岗位的第二通行证;拿到技术职称以后,可以提高薪酬待遇,薪酬待遇的提高,可以提高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包括职业年金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提高,对于今后养老金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重要作用。虽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后,技术职称不作为计算养老金的依据,但是在岗时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养老金比没有技术职称的人还是高出许多,这就是技术职称在岗位工作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技术职称在国有企业中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技术职称是国有企业工作岗位中任职资格的通行证,在同一岗位有技术职称和没有技术职称,可优先获得任职资格;有了技术职称,可以享受技术职称工资待遇,提高缴费基数,今后养老金更高。所以在国有企业技术职称不但有用,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
#株洲头条#国企的中级职称有什么用?
高山人/2021.11.27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首先应要搞清楚什么是职称?所谓职称,其实既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其能力的等级概称,也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实践阅历、工作能力的标志。后来随着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形成了对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与聘任岗位相分离的机制,即“评聘分离”,其概念也不尽一致。聘任的岗位称之为“专业技术职务”,即简称职务。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则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来标识,故简称为职称。换句话说,专业技术职称是指经国务院人事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行业或中央企业、省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构评审认定的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其范围领域基本涵盖国民经济生活的各行各业,例如思政、工程、医学、会计、教育、科研、消访等等。评审对象包括在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中按规定需要资格评审认证和持证上岗从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其职称级别大概分有初级(如员、助师等),中级(如工程师、会计师、政工师导),高级(如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政工师等)。并且各类职称的评审考核条件都相当严格,还不尽一致。要想获得相应的职称,既要通过全国统考合格,又要经过专业评审过关。因此,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中级职称无论在国企,还是在社会上,对谋职就业之人而言还是很有用的,但退休之后就基本上派不上什么大的用场了。个人认为其主要作用在于以下几点,即:
一、它可以反映出你的一个工作经验和你的工作能力,给谋职就业者带来竞聘优势,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聘的机会更多,方便持证上岗。同时,也给其评定以后工资提供参考依据(因为据此可按政策规定给予套级);
二、它有助提高中级职称者的薪酬福利待遇,既享有政策规定的类似职称津贴(因为按照不同职称等级,会有对应不等的职称津贴),级别越高,其职称津贴待遇越高。而且,其差旅费的报销标准也是高于一般员工的。除此之外,还有防暑降温和防寒取暖补贴上也比一般员工要高一些;
三、它有助职务晋升,很多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业,往往会把职称作为职务晋升时需要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如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必须具备中级及上职称。如果不具备职称,就不符合晋升条件。如果两个相同的职工,所有的条件完全一致,工作能力也得到领导的认可。只是出现了职称待遇的偏差。比如说你的职称是属于中级职称,而另外一个人的职称是高级职称。那么他就比起你来更具有优势性,所以说职称对于一个干部的提拔,是有着至关重要而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职称,虽说平时用不上,但当你能够用上的时候就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四、它还有助于企事业单位年审不降级,因为,根据现行相关规定,必须每年要对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年度审核(简称年审),企事业单位在提供年审资料时,必须要提供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及其认证聘书和其在员工中的占比,如果其占比没有达到规定比例,企事业单位将会降级的风险。
在企业取得职称证书并不能等同于职称,可以作为评职称或晋升的一个参考。
目前国企管理也在向国际接轨,以绩效为导向,个人在工作中的能力才是正道。
职称是技术技能的等级。
职称在国企或别的什么单位,有用没用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一是取得职称资格。即通过理论学习,实际工作业绩,取得评定的职称资格,具备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力工程师,技术员。
二是被聘用才有效。这要根据企业需要,在有不职称的人中,择优聘用,被聘用的才是实职人员,享受相应职称待遇,或根据合同规定享受待遇和责任。有职称没被聘用的则不享受职称待遇。用人单位可选高职低聘,只要被聘者愿意,但不可低职高聘。
由此可见,职称重不重要就一目了然了。即聘则重要,不聘就不重要。
俗话说的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认为非常重要,所有单位不外呼就是职务和职称,有些技术含量高的国企,就凭一个资质证可加薪多多,比如设计国企单位等,更有甚者,在单位改制中有的国企竟变成了事业单位,完全依靠职称套工资。所以我认为职称非常重要,即便是现在没有,要时刻准备着,该申报就申报该争取就争取,说不定哪天大有用场,如果哪天有用了,你反而没有,机会就是别人的。
职称在国企还是非常有用的,也很重要。国企的人才发展通道有三条 :一是提拔任用,从事行政职务; 二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聘任后相应的薪酬待遇有所提升; 三是职业技能晋升;聘任后薪酬待遇有所提升。职称分为高级(副高、正高)、中级、初级,一般来讲技术等级越高,获得的薪酬越高,享受的待遇越好。职称评聘需要学历、工作年限、能力证明等条件。国企位列领导班子的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均需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人认为:若单位有聘任需求,考个专业技术类证书,的确可以快速、有效的提升个人薪酬 。
职称在国企还有用吗?重要吗?答案很简单:如果国企领导尊重知识,重视创新,严格按技术高低知识渊博等鼓励技术人员重视学习和知识技术运用及创新,鼓励竞争上岗,按国家规定及时评定晋级并和工资挂勾,则职称在国企有用且必然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也G肯定重要!而如果领导专权且不尊重人才,那就没有用,即是有也只是摆设!当然也就不重要了!
教育
2022-12-01公务员调国企很正常,达到处级,江苏科级国企管理人员或高级职称国企人员也可以调回机关当公务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