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如果报985、211研究生没考上,服从调剂,调到一般大学的研究生,还要继续上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孩子报985/211研究生,考试失败同意调剂,调剂到一般大学去,还有没有必要读?
首先,很肯定的告诉你,肯定要读,你不是不知道孩子复习考研的辛苦,虽然没有高三那样,但现在的考研压力之大,能过线参加复试,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不读?每年几十万的研究生,985/211参加考试进去的又有多少?很少,因为顶尖院校的研究生人数,通过保研就差不多了,本科不具有竞争优势,还放弃了研究生,一旦放弃了硕士,也就间接放弃了博士学位的攻读。
其次,不可否认,现在研究生很多,到处都是,这个不是因为考研的人多,而是企业招聘需求变了,又谁没事做,天天去学习,学习真的那么好?其实学习是很枯燥的事情,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得不这样做。而且,研究生毕业,真的就很厉害吗?不见得吧,因为到了企业,都是要从基础做起,那可能就会问,考研还有什么用,其实就一个用处,敲门砖,没有这个学历,企业就是不接受你,这就是现实,可能说自己能力很强,但企业不给你机会让你展示自己的能力,参加过校园招聘之后,一切都清楚了。
最后,一个学校,它的某一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那证明这个专业还是可以的,至少社会需求是有的,每年国家划线,都是会综合考虑,所以调剂了就不一定不好,只要自己把握住在校的机会,硕士博士期间证明自己的渠道太多太多了。企业招聘已经逐步走向高学历,不管有没有用,趋势就是这样的,道理也很简单,没法改变大势,那就改变自己。抓住任何的机会,努力学习增加竞争力才是王道。
考研同学辛苦一年的时间,最后考研失利,被调剂到普通院校的情况,每年都一定发生。可到底是选择“将就一下”还是选择就业或者二战,家长和学生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再做决定。
付出与得到是成比例的考研是个艰辛的过程,只有真正付出了努力与汗水的人,才能考研成功。考研竞争非常激烈,985/211不是轻而易举考上。如果考生本身就没有付出对应的努力,同时也不具备忍受住早起晚睡、和日程学习表排满的艰辛。
那我是不建议这样的同学再来一年继续二战的。而同学们的心理也应该接受这一落差,可以考虑直接去调剂普通高校读研。
你所报考的专业是否值得读研很多专业其实不适合考研,因为考了研以后他找工作实际带来的一些影响并不是很大,反而不如本科直接就业的好。
对于有的企业来说,如果是招研究生的话,他的起步工资就得比本科升高,但是有的专业本科生基本能应对工作中的所有问题,所以这些专业是很没有必要考研究生的。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少有文学梦的同学会选择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但其实该专业并不是说会培养出很多的文学家,对未来的就业帮助也成效甚微,难以产生一个非常理想的成果。
再就是对于一些更加注重应用、注重实践能力的专业,可以不执着于考研,选择直接就业也是很明智的选择。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无论专硕还是学硕都不太适用于应用类专业。
普通高校也有学霸学科“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而双一流则是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这其中便不乏有着大量的双非高校但却怀抱着一流学科,而这些高校在此专业领域在国内排名可以说是绝对靠前。
所以如果能调剂到这些双非高校一流学科,可以说完全不逊于普通的985/211。
年轻可以要飞得更高这个抉择最主要因素,还是要看考研同学的的意愿
许多考研的考生,是为了自己的进步与梦想,考上更好的院校或者深造专业。如果调剂到普通高校,没有满足他的梦想或者达到预期,我希望同学和他的家长一起选择二战,这样考生才不会在人生里留有更多的遗憾。
更何况985内卷严重,考研上岸的主力军已经从应届向往届生转移了。二战并不是丢人的事情,每年都会有很多考生选择二战、三战,他们是有梦想有上进心的人,值得所有人为他们鼓掌。
所以我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因为他们也是身扛压力的大山向光明前行。
#孩子如果报985、211研究生没考上,服从调剂,调到一般大学的研究生,还要继续上吗#
首先我觉得要看看你的孩子本科是在什么学校,如果本科是在985 211高校,我觉得一般高校去了就有点可惜了,因为毕竟一般高校和酒吧偶尔要高效的学习的氛围,整个的小样文化都是不一样的,这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点不利。
但是如果原来本科时候读的是一般的高校,那我觉得还是可以考虑要上的,因为现在非985 211高校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大学。
那么如何来判别这所高校值不值得去读呢?我觉得如下几个标准供你参考。
第一,学校的总体水平。
非985211高校实际上有一些大学也还是不错的,比如说深圳大学、江苏大学等等。这类高校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学校的总体的发展速度和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有这一类学校,我觉得还是可以考虑。
第二,所在学校的学科。
读研究生和读本科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你所在的学科是不是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是在全国的排名比较靠前。目前学科排名国家有一个官方的标准,也有个官方的排名,如果你所在的这个一般高校他的学科在全国能够排的比较靠前的话,我觉得建议还是考虑去读。
第三,学校的有没有博士学位
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现在一些非985 211高校也有很多有博士学位的,如果这个学校有博士学位的话,相对来讲水平会比较高一些。学校也会比较重视,各种条件也相对会比较好一些,因为对于一般高校来讲,有博士学位的学科都是学校重点支持的学科。
第四,个人未来的发展。
如果个人想继续读博的话,建议还是上985 211高校,因为这样将来读博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如果只是想读完硕士之后参加工作就可以选择一些实力比较好学,个比较靠前的一般大学去读研究生,因为对于很多企业来讲,你只要有实力,有能力拿到有硕士学位也就可以了。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教育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感谢您的转发
我是义哥,一个试图让教育知识变得更普及的教育工作者
今年考研国家分数线已出,很多考生忙于调剂中。鉴于今年调剂竞争惨烈,非985和211大学考生,在调剂时尽量报比原来报考学校低一个层次或两个层次的高校。特别是一些二本和三本的学生,在简历筛选这一关都很难过。对文科考生来说,如果A区希望不大,B区也可以考虑,有些B区的院校,办学传统与实力也是很突出的,如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考研2022#
现在有些孩子分没达到985、211院校,我身边就有个孩子,打算调剂到院所,或者其他学校。考研一年,孩子们付出太多太多了,如果尽了最大努力,分还没达到,调剂到一般大学的话,那一定要读。如果是大意出了些差错,可以再复习一年,再考。祝愿孩子们都能如愿!!!
我有双胞胎孩子。小儿子本科211,2018年首战中科院复试走麦城,二战报考的华东五校之一,初试360+,如果真调剂到普本,无论孩子还是家长心理真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接受调剂普本,难到三战?三战的压力能把孩子和家庭压垮。天道酬勤,他成功上岸。今天大儿子政治和英语二已考完。他高中判逆高考只被专科开封大学录取,哥俩去开封大学去看了下,他决定复读。2015年分数提高了,分数线水涨船高,又被北京某校专科录取。他利用假期去比利时大使馆,辅导班,天宫院打工歉钱,坐飞机去云南和内蒙大草原旅游(我们不知情,二儿子事后告诉我们的)。前年专升本到北京建筑大学。事后我从网上查到北京专升本相当不容易,只有本专业三年综合考评前15%的学生允许报考,英语过北京线,他学的工程管理专业北京地区96名考生只录取46名,用他的身份证号登录北建大录取系统分数相当高,尤其是英语68分。好象高中从没超过这个分数。今年跨考211西南某财大证券专业。既然是孩子作出的选择,我们两口子双手赞成,默默作好后勤保障。今年340万考生,竞争42一45万统考名额,现实是残酷的。假如……,即使儿子能被普本录取我们也烧高香!希望您也为努力的儿子祝福吧。谢谢您!
所以调剂到普本研究生是否去上?取绝于孩子的水平和预期。
看了大家很多很中肯建议的回复!感觉说的最多的是只要有机会,调剂也要去读!因为我有个正准备考研的大四儿子,所以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想法!我们大学上的不是985,也不是211,所以考研的目标是冲985,随着目前招工单位的录取条件,越来越多的单位要求研究生毕业,我也跟我儿子探讨过,如果不能正常考入,那就接受调剂吧!我儿子也给我说了一个问题,最担心的是,万一调剂的专业自己一点不喜欢,那就后悔死了,他说,我那么拼,那么辛苦就想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实在不行,明年再考,所以儿子这么说了,我也尊重他的意见,毕竟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只有他自己选择的,他才会尽力去做!
墨香
2022-11-21我作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现状应该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首先,一定要在高考中努力,如果不能进985,211,将来即使考上这些学校的硕士,到了单位,也要被低看一眼。硕士,能入好学校,当然要入好学校,入不了,双非学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到了硕士阶段,已经具备一些自我学习的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把前途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