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 好不好,武汉传媒学院专升本,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好吗?,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知乎,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每天都要上课吗,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全国排多少名,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排名,武汉传媒学院怎么样是不是本科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口碑怎么样,武汉传媒学院校风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抄袭就是抄袭,别拿被盗号做借口,不害臊吗?】11月20日,两位来自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同学,分别曝光武汉传媒学院的郑同学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并参加“中国大学生创意节”和“立邦未来之星青年设计师大赛”并获奖。
此事历经四个阶段、一次转折,好不精彩!来听缪老师细细说给你听。
第一阶段:两位被抄袭者曝光抄袭人,拿出原作品和抄袭作品进行比较,讨要说法。(自己的作品被抄袭,恼火得很)
第二阶段:抄袭人回复称自己没有抄袭作品,是账号被人盗取并抄袭投稿。(想不通怎么会有人用别人账号抄袭投稿,难道单纯为了陷害别人?)
第三阶段:11月22日,“中国大学生创意节”组委会表示,作品已经下架,将展开调查。武汉传媒学院也发布公告,称将展开调查。
第四阶段:11月27日,武汉传媒学院发布处理结果:经与赛事组委会核查,网友举报的被盗用参赛作品,确为郑某某账号上传,组委会已对作品做下架处理。涉嫌抄袭的作品《慧眼》,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抄袭行为属实。给予郑某某留校察看处分,取消郑某某校内一等奖学金,撤销其国家奖学金评选资格。
看,转折来了,所谓的“被盗号”纯属瞎编。其实,事情刚被捅出来的时候,坦然承认,真诚道歉就可以,至少还赚了个“态度良好”,何苦非要说出这种太容易被戳穿的谎言呢?真以为学校会为了保你这个“奖学金获得者”,而不顾自己的声誉?
有人说,武汉传媒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出现这种事不奇怪。我想说,出现这种事跟院校层次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清华大学要让学弟“社死”的学姐,浙江大学向女学生下手的博导,人品也都不怎么样。
真正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中,究竟把道德和成绩分别放在什么地位,不是吗?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学浪计划# #学问分享官# #武汉头条#
金毛大汪汪
2022-11-18您好,针对于您的提问,我们会从传媒专业热度现状,学院的发展理念、专业就业、特色转型等方面做出说明。
在正式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明确武汉传媒学院的办学类别与历程:
武汉传媒学院是位于中南地区的传媒类本科高校,200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是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2007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可以说是一所独立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武汉传媒学院,为民办高校。
由于民办大学办学体制灵活,市场贴合度较高等原因在传媒类、艺术类教育上相较其他地方院校而言有着非常强的优势,并且发展十分迅速,武汉传媒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学院。
类似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介绍我们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可以很容易获取,不多做赘述,我们京领新国际曾经撰写文章介绍过这所学校的“转型发展”,下面转发给您供您参考,望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
传媒类专业依旧火热很久以来,在高考考生和家长的心目中,传媒类大学一直是比较小众的存在。原因除了需要从很早开始培养学生的特长之外,学生和家长还需要下定决心,冒着文化课学习受影响的风险去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和艺术类提前批考试。不过,即使是如此,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坚定的将传媒类大学定位自己的高考目标。
与此同时由于传统传媒类强校的录取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艺术类考试则更像是十万大军过独木桥,一些热门专业的招录比达到近400:1。令人吃惊的是“传媒热”已经有10多年了,居然丝毫没有减退的意向。显然只依靠传统传媒类大学进行艺术类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民办大学由于办学体制灵活,市场贴合度较高等原因在传媒类、艺术类教育上相较其他地方院校而言有着非常强的优势,并且发展十分迅速。我们今天要说的武汉传媒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学院。
坚定发展理念其实,把这所学院泛泛地称为民办大学有些不太具体。从历史上来看,武汉传媒学院前身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可以理解为一所独立学院,而在2016年,学校正式转设为武汉传媒学院,从办学性质上真正的实现了独立。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学院创办之初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在师资、管理、办学条件上的大力支持。二是学院前一个阶段的办学成果颇丰除了毕业生就业、特色学科等硬性指标外,还形成了独特的院校文化和办学理念,有了实现独立的资本。其三则是这所学校正在开始尝试适应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未来将发展方向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目前从全中国的独立学院状况来看,能主动“断奶”的实在不多,能主动尝试转型发展的更是少数。
就业为取向,专业再细分目前,学院有在校生9000余人,设有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设计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文化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与公办传媒类院校不同的是,武汉传媒学院下属二级学院的专业并不是很多(1-4个),比如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下就只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一个本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上还是本着少而精的理念,集中优势师资做好优势专业,学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三个专业获批“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学校“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电视采访”两门课程获批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虽然专业开设并不多,但是在学生的培养上,则提供给学生更多方向上的选择,细化方向的选择除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方向性的课程之外,也非常符合传媒类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特点。在学校公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3%,虽然和许多理工类院校就业率有一定差距,但是结合传媒类学生就业多为劳务、灵活工作性质的特点(全国传媒类学生协议就业率多在50%),实际上这样的就业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
坚定信心迎接转型在未来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主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这也是为了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更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这样的理念下,未来学校的办学将会聚焦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还有可能继续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开展研究生教育)。这意味着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产生变化,学播音的学生不仅仅未来需要具备专业技巧之外,还要具备应对传媒行业快速发展、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学习能力与研究潜力。更意味着学校的师资水平将有进一步的提高,双师型、国际化、学术型教师比例将会有进一步提升,这无疑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人脉扩展都有积极影响。这还意味着,学校将在传媒教育层面上产生一批新的学术成果和独特的教学形式。从而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在传媒教育领域的品牌。
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毕业生的毕业联展,一方面是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同时也是给毕业生和企业搭建了桥梁。在之前举办的毕业生汇报展演上,当场就签约了115名学生。毕竟传媒行业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能快速进入高强度工作状态是行业目前对人才的普遍要求。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武汉传媒学院的毕业生大多都具备了这样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