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本人英语专业,大二想学第二专业,第二专业学法学还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呢?

想咨询一下关于本人英语专业,大二想学第二专业,第二专业学法学还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教育

    #学心理学后能让人更理性吗#
    我的答案是NO!因为我大学的专业就是心理学!
    我并没有发现我比别人更加理性,相反,我有时候很暴躁!

    太巧了!
    我觉得没有任何人或机器比头条更懂心理了!
    刚刚头条官方给我发了这个话题,让我不由一惊,难道头条是查户口的吗?
    因为我大学确实是学心理学的!

    我2007年高考,当时考了500多分,三本线,进入了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现在应该改名为四川文理学院还是成都文理学院了,倒是没有深究。我填志愿的时候填的是法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可能是勾选了服从调配,导致录取通知书到的时候打开一看,竟然是应用心理学。当时也不懂,管他三七二十一,既然通知书来了就只有去上了,其实当时三本院校学费很贵,我记得07年9月初带了1万3左右到了成都的东三环,洪河镇!

    刚进入校门,啥都不懂,依稀记得大一和大二的时候学的都是高数、英语、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因为专业名称叫应用心理学,后来在大三的时候我们班70多人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人力资源方向,一个是心理咨询方向,而我则选择了人力资源方向。

    说实话,一年能学到多少知识呢?和专门学行政专业的没法比,我记得就学了领导心理学、九型人格等,久了没有印象了,而我毕业后也没有从事相关行业。

    毕业后很多人都会问,你学心理学的是不是能看透别人在想什么?能看透别人的心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都不敢和你交流了。说实话,哪有那么夸张!

    我每次都回复他们,心理学真的不是学了就能读懂人的心理,不排除确实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动作、神经反应等看出一个人的心理,但说要读懂人心那其实高估了心理学。我总和他们列举我所学的科目,我说这些科目只是理论知识,如果真的要读懂人心,估计要上研究生吧。

    我也时常和身边的人讲,我们每个人都懂心理学,一旦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阅人无数,经历丰富,他是能看穿一个人的,那不然怎么会有老板可能会看透某个员工呢?

    至于学了心理学是否更让人理性这个话题,我想说的是,学了总比没有学好,因为懂得一些基本逻辑,更能深刻的通过理论框架去认识、认知自我,但这些也和个人的性格、家庭成长环境、个人阅历有很大关系,当一个人已经看透一切的时候他是很理性的,他懂得如何克制自己。

    总之,要想变得理性,不光要学心理学,还得学社会这本书,你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了,自然而然就理性了!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交流分享!#情感#

  • 闯出一片天

    推荐国际经济与贸易

  • 陈楚涵Royal.Free

    儿子九月4号上大学了(普通公办二本法学专业),我们达成四条协议。
    第一:如果在学得了奖学金,全权自己支配,我另外每学期奖500元。
    第二:大二期间英语过大学要求(不知道叫几级),奖1000。
    第三:过法考奖10000。
    第四:考上研究生奖10000。
    孩子本身不好学习,高中期间是学校抓行紧,住校。才考了500多分。也是想用这个办法让他好好用功学习。大家说说这个办法可行吗?

  • 闯出一片天

    建议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时间因素

    本科英语专业基本都必须再学习一门小语种,英语专业生在毕业之前一般都是需要考专六甚至专八,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所以需要话费较多的时间!而法学是一门严谨且专业课程多的专业,无论是刑法还是经济法,都需要大量时间去背记,两个专业都需耗损大量的时间很精力,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起来相对就简单一些。

    二、专业相关性

    英语专业就业一般都会选择沿海发达城市地区,而公司性质一般是以外贸或者国际企业为主,我身边很多英语专业的朋友都选择外贸公司、教师或者公务员等行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于外贸公司就业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想大二选择第二专业建议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相关专业,这样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 黑白

    新生进校,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先适应一下,不必轻易下结论。很多高中生对大学专业的理解是一张白纸,只是凭感觉或外界的评价来作出判断,但这一判断是否准确难有定论。适应一般时间后,如果依然不喜欢,甚至讨厌,那么我们可以寻求以下途径予以解决。
    途径一:大一结束时申请转专业。除护理学等个别专业外,高校一般都会给新生提供一次或两次转专业机会。通常情况下是大一结束时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学生成绩、意愿及报名人数酌情考虑转专业名单。当然,大一转专业成功的概率不会太高,一般在10-20%左右。
    途径二:参加某些创新班的选拔。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新生有机会参与多个创新班的校内选拔。如广工IC班(“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每年从校内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等选拔优秀学生50-60人。此外,广工腾班是我校与腾讯科技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每年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每届招收40名左右。
    途径三:辅修第二学位。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可考虑辅修第二专业,如计算机或法学等。对于本科生来说,毕业时能拿到双学位,求职时无疑会更有竞争力。
    途径四:跨专业考研。如果转专业失败且不喜欢所学专业,跨专业考研或许是最理想的选择。这也是大部分不喜欢本专业同学的共同选择。跨专业考研,既可选择心仪的学校,也可选择心仪的专业,何乐而不为?当然,如果作为跨专业考研的打算,那么大学四年可能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毕竟,跨专业考研,需要恶补的功课是很多的。
    途径五:复读。如果情非得已,个人不太建议采取这种方式。当然,如果学校很差,专业也很差,家里经济条件可以支持,复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