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为什么考研完了之后,要考虑一下联系报考的学校和导师呢?

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考研完了之后,要考虑一下联系报考的学校和导师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坏人。

    联系导师的时间:

    考研结束之后,不建议立即联系报考的学校和导师。

    最佳的联系学校和导师的时间是初试分数出来之后,且确定自己过了院校线。

    联系导师的原因:

    当前大部分学校都是双向选择,导师可以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导师,提前联系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你留给导师的印象。

    联系导师的注意事项:

    1、不要「广撒网」。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导师,最好你所选择的导师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都在某一个小领域做研究。导师们私下里也有可能会相互提到谁谁谁给他发了邮件。

    2、在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对导师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或者可以提前读一下导师发表的文章。

    3、可以简单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获奖经历,这些获奖经历中科研类奖项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生干部类的奖项。介绍一下为什么想报这个导师。如果你的经历能引起他的兴趣,是会对你面试有帮助的。

    4、可以问一下导师,他对学生有什么期待。虽然大部分老师都会说,「恭喜进入复试,好好准备」之类的,不会透漏太多其他信息,但是万一呢……

    联系导师的形式:

    最好的选择是发邮件

    而且导师的邮箱比较好找,去知网找一篇导师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文章注释或页脚会留有导师的邮箱。

  • 淡定生活

    不建议联系,除非把握很大

  • 个人感觉老上了再联系也不晚,没考上联系也没什么用,就是联系导师也不知道你是谁?

  • 风去了无痕

    其实我觉得刚考完不必要联系,等成绩出来了再联系也不迟!其次不同学校的制度也不一样,像我们学校数统院,基本上都是复试结束后才让联系,之前联系与否也得不到什么信息,老师也不确定你能不能通过复试(何况刚考完,能不能过初试都是个问题),当然如果你非要想在老师那混个名熟,可以尝试着联系!(备注,这也是视情况而定的!!!一定要先向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师兄师姐打听清楚,对于潜规则较深的学校,不联系估计多半是要凉凉的节奏,2016年考研那会,我亲眼目睹了室友的惨状!)当然,个人觉得,绝大部分的学校还是相对公正的!(我们不一概而论,但也不能不相信有些真的有潜规则。)

  • 静以修心丶

    谢邀~

    联系导师,只限于你很有把握将来会在他门下读书。

    若,你考的专业导师数量很少,那样可以确定。若,你已经确定了必须在某导师的门下读书,非他不可,可以联系。联系有助于增进感情,对面试的时候有一定的好感。可能会获得心理上的加分。

    但如若你考的专业导师非常多,你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还是不要联系的好。

  • 教育

    这个我不太懂,先联系老师,那也是互相了解,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规律

  • 梦飞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每个人给你的答案都有差异,都是对的,只是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会有差异。导师仅仅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这个群体的人数太多,喜好也千奇百怪。对是否提前联系导师没把握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可以提前联系往年的学长、学姐,或者师兄师姐。

    同样是考研,3年后差异极大,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有导师的差异。不同的导师培养方式差异大,导师的经费和对学生的培养精力差异更大,好导师都是抢的。顶尖学校还算好,能在这些学校抗压下来的导师,不管是年龄大的,还是青年导师,都是足够优秀且有经费保障你课题研究的。另外,这样的导师团队有完善的梯队,简单的说就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硕士,整体体系完善,老带新、大带小,你就会发现做科研是件很愉快的事情。遇到问题,可以问这些老师或师兄、师姐,甚至可以在组会时大家一起探讨。

    可是,不是每个学校的导师都有如此好的资源。普通院校的导师,不要说团队,很多人都是单干,研究不系统且没有确切的方向,什么方向能混点项目经费就做什么课题。这样的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不仅个人能力有限,且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你毕业。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这样的导师可以带研究生呢?因为研究生导师的要求真心不高,不是博导。

    基于此,小西想说的是:联系学校意义不大,联系导师看你个人情况。你这样不联系就报名、考试的,有种说法就是盲考。在圈内,你就会了解不少人在研究生系统填报学校之前就联系过导师的大有人在,甚至提前见面沟通的。这里不是说私下操作,而是985高校经常有的暑期夏令营,除了推免生,报考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参加。而且,在夏令营综合选拔A的同学,免后期考研复试,过线直接录取...真心不怕早的事情,胆子大点没问题的。今年7月,我就在团队大老板的邮箱看到,有南华大学的学生想跟他读研的邮件沟通。最后的回复,也是欢迎和鼓励,因为看了她的个人简历和读研设想,的确是个很有想法的学生。

    如果对导师性格把握不准,想办法找找他带的研究生的联系方式,尤其是你的校友或者前辈,一般来说对师妹师弟态度都是比较友好的。了解一些想要跟的导师信息后,再决定是否要联系。在成绩出来后,基本上导师为了避嫌,是不会见你的,不少人甚至邮件都不回的,这个时候还算好。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了解到研究生指标的分配,就会知道导师在其中的话语权很大,毕竟导师有多少经费到账、多少文章和其他的考核,才会分配几个研究生指标。相对来说,学院还是比较尊重导师意见的,而且往往你看的上的优秀导师都是复试的评审考官,你觉得有联系的必要吗?

    同时,导师抢你的情况真心不存在,牛逼的导师招生指标都是推免生,不会招考的,就算你厉害他想招,也只能是挂在自己团队年轻导师名下自己带啦,因为没有指标啦。

    这个不是某些人说的搞套路,仅仅是一种沟通,双向选择。

    希望对你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2018-12-27-02

  • 岁月悠长

    这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可以留意贴吧、群等提前联系学长、学姐,本校本专业是否有联系学校、导师的传统,了解基本情况。

    1、如果本校往届考生提前联系学校导师成为惯例,建议联系,最好通过有影响力的学长、学姐的逐步引荐,再去联系。

    2、往届很少或者没有提前联系学校、导师的情况,建议不要轻举妄动。

    3、根据导师的具体情况决定联系与否。

  • 沉稳如松

    考研结束后,你的成绩只代表你是否有资格报考你所选择的学校,还需要经过你报考学校的面试,提前联系你的导师,可以增加你的印象分,对于你后面在他下面做事,得到更好的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