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湖南科技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哪个好?,湖南科技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哪个好,湖南科技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哪个好就业,湖南科技大学好还是陕西科技大学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上海人才储备#
上海将31所高校列入人才储备计划中,也就是说该市若选调,可以直接面向以下高校选取。
来自北京、天津、湖南、湖北、山东、浙江、福建、安徽、广东、陕西和江苏的高校是清一色985院校。
陕西省985高校中的西北工大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没能入选,西北工大国防专业实力不差,是不是因为已有西交大的原因呢?
东北三省985高校有4所,尤其是哈工大,响当当的C9联盟高校之一,国内排名不会出前13,如此优秀大学也难入上海人的法眼让人费解。
华东六省一市绝大部分985大学都入围了,感觉是不是有点“裙带关系”呢?尤其是中南大学的入选,你们觉得呢?
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大学5所本地211大学的入围是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你们怎么看上海人才储备高校名单的?对于没有入选的985高校,此榜单公平吗?
看下边的表格,有位老师分析的关于分数上升还是下降,是捡漏了还是进坑了,感觉很中肯,2023高考的家长咱们一起来学习!
分数归位:
1、22年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的电气专业、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的英语专业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商务英语比21年下降了87、76和67分,是不是觉得是个漏啊?记住,这不是漏,而是去年有学生报错了学校,今年回归正常而已。
捡漏:
1、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这些录取的学生算是捡漏了,尤其是山西师大、昆明理工、兰州理工,不到500分的成绩,能上这些学校已经非常不错了,前提,对这些专业能接受。
2、以过本科线3分的成绩,被燕山大学(波兰校区)录取,香还是不香呢?有人可能会说,专业不好,学费那么贵,还得出国,谁去啊。但是每年都会录满,还是那句话,你不去有人去,你不学有人学,433分,去燕大总比去民办学校强的没影了吧。
进坑:
1、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去21年的录取分上升了147分,啥也不说了,妥妥的报错了,这个分能去985了,记住,这个学校跟上海外国语大学没关系,别在想当然了!
2、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相较21年上涨60和59分,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数字经济上升37分,应该是上海那个学生一样,看错学校了,没办法,不知会不会复读。
3、哈尔滨学院,21年第一年在河北招生,分数还算正常,22年的575分,只招1人,明显不值了,可以对标一下石家庄学院的分数。
超跌反弹:
1、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中外)、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分数这么低,纯粹是疫情给闹的,21年算是”捡漏“吧,22年录取分数趋于正常。
2、海南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中外合作),21年报考该专业的绝对是赚到了,不要说酒店管理专业不好,只是自己不喜欢,不代表都不喜欢,400多分,妥妥211,大赚。
3、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类、南华大学矿业类专业,21年绝对是捡了大漏,22年分数反弹很正常,但还有点性价比。
4、合肥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这几个学校21年分数这么低,只因是专业冷门再加上是新高考元年惹的祸,22年也在反弹。
总结:
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每年都在说的高分报独立学院的事今年发生了,相信明年仍会发生,不要问为什么,自己琢磨。
漏每年都会有,但能不能捡到,被谁捡到是不可预见的,捡到是幸运,没捡到很正常,平常心对待就好,考多少分去多少分的学校是正解。
从数据来看,湖南科技大学拥有3个博士后站,5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陕西科技大学有3个博士后站,4个博士点,18个硕士学位点。从排名上看,湖南科技排名大概210名左右,陕西科技大学大概250名之后。看起来是湖南科技大学好。
不过,我认为除了湖南本地人,其他人要考陕西科技大学。上大学,一是学知识,二是开阔眼界,形成世界观,三是为就业做准备。我认为,对于吃瓜群众来说,200名和300名的大学毫无区别。不仅是吃瓜群众,就是教育界人士也是如此认为。湖南科技在湘潭,陕西科技在西安。我认为上学去西安比湘潭好太多。西安是历史古都,名城,名胜古迹多,博物馆多,可以开阔眼界。另外,西安高校众多,到各个高校转悠、蹭饭也是大学期间的一件乐事,还可以去蹭讲座。而湘潭一个小城,不出名的大学在那里跟一个高中在那里没区别,体现不出大学生活跟高中生活的区别。还有就业,西安学校众多,很多单位都会去西安招聘,这些招聘信息比在湘潭可是要多很多。既然不能上一个好大学,那就在大学期间好好浪,也是件不错的事。
whatsns
2022-10-282022年国家杰青、优青最新汇总情况!共有40余所高校151人获评!
从已经公布的的高校中看,西安交通大学收获颇丰,共有15人获评,其中杰青3个,优青12个,厦门大学也有7人杰青,不过估计最多的还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根据已经公布情况看,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就已获批7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今年有不少高校在国家杰青项目上实现了突破,如江苏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
各高校、科研单位已经披露的国家杰青、优青数量汇总如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