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研究生一个专业只招10人,是不是有可能是联合培养呢?

想咨询一下关于研究生一个专业只招10人,是不是有可能是联合培养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winter

    你好,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联合培养的概率很小。

    首先,研究生本就是小规模招生,我读研的时候一个专业也就是1-3个人,你说的招10个人,已经算是很多了。

    其次,联合培养的情况是某一个专业不具备独立培养的条件,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的博士培养阶段,并且所属高校是刚刚具备博士培养条件;

    最后,研究生培养相对来说不算是很难的,可能会出现两个导师共同培养,但不同学院的联合培养概率比较小;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大学电商人:以大学课堂、大学电商、大学招聘为主要内容,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 教育

    #内蒙古头条# 内蒙古自治区12个研究生联合培养改革实践项目进入公示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方网站不久前发布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改革实践项目公示的相关消息,内蒙古艺术学院的项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应用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项目学科交叉,校校联动,产教融合的SUS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内蒙古工业大学的项目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的稀土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内蒙古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内蒙古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类研究生专业课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呼伦贝尔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包头医学院的基于线上的可移动多基地集群式联合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平台建设,包头师范学院的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全日制教育专硕联合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赤峰学院的基于卓越语文教师培养的高校一一中学耦合机制研究等12个项目进入了公示名单。

  • 秋水共长天

    拿到了本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在专科读了4年,毕业后拿的还是本科学校的双证,这样的情况你听说过吗?

    近年来,这种高校“4+0”联合培养模式引发争议,“4+0”联合培养项目。即本科院校通过招生计划,将录取学生安排于高职院校培养4年,达标后颁发本科院校毕业证、学位证。

    由于联合培养项目的录取分数比本科院校低,颁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却与普通本科生无异,引发一些学生的不满。

    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今年普通考生物物理类最低排位为80764,而协同专业组最低省排名为195205,双方分数差高达70分,联合培养项目的低分数线让学生们难以接受。对此,你怎么看?

  • 岁月留声

    首先,联合培养占用的是原单位的名额。

    其次,一个专业招几个人是由该学校的招生名额和导师数量决定的决定的。

    最后,分析下一个专业只招十个人的几种情况。 1.如果是一般高校,一个导师通常每年都有好几个招生名额,如果该专业只招十个人说明该专业导师较少,可能只有2-3个导师。再有一种情况就是该学校的总体招生名额少,那么分到每个专业的招生名额也就相应的少。 2.如果是在科研院所,这种情况就很正常了。拿中科院来说,一般情况每个导师每年都只有两个招生名额,博士硕士各一个。除非导师是“百人计划”之类的才会多一个名额。所以,某些专业在一个培养单位只招十个人就很正常了。一般来说,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量很大,导师自己招的学生不足以完成科研工作,就会和高校进行联合培养。联合培养的学生学籍仍在本单位,只是去到联培的单位做实验,至于补助待遇之类的就需要双方协商,签订联培协议。

  • 岁月如酒

    【两部门:#国际仲裁研究生新专业明年起招生#】教育部和司法部日前发布通知,决定选取部分高校会同仲裁委员会、律师事务所等涉外仲裁实务单位,实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

    该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明确,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实行“高校+行业”的联合培养方式,探索“境内+境外”培养机制,实施“双导师制”,聘请具有国际仲裁实务经验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参与国际仲裁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培养院校需在国际法、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法律外语等方面师资力量雄厚、研究基础扎实;联合培养单位成立时间不少于10年,拥有专职从事涉外法律或国际仲裁业务工作人员,且具有丰富的涉外法律或国际仲裁案件管理经验。

    新专业将于2023年至2025年招生,全国20所高校共计招收培养不少于1000名研究生。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五所在京高校参与招生,分别招收20名研究生。央视新闻网页链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