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大数据方向但是没有大数据相关的基础,复试环节是否会有劣势?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目前就在带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我说一下我个人更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首先,在复试环节,我比较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科研实践经历、项目实践经历和专业竞赛经历,如果科研有成果,项目有落地,专业竞赛有成绩,那么这样的同学我会更关注。
对于科班出身的同学来说,知识结构上几乎不会扣分,但是如果没有任何实践经历,这是比较明显的缺陷,通常我是会扣分的。
我在近些年参加考研复试的过程中,很少能够遇到没有任何实践经历的同学,很多同学都有比较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和专业竞赛经历,有的同学还有不错的成果和竞赛成绩,这些同学会在复试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大数据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三大学科,所以对于读研大数据方向的同学来说,要想尽快做出自己的创新成果,或者说要想跟导师有更好的合作,应该争取在这几个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习成果。
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通常需要具备三大基础能力,其一是程序设计能力,其二是数据分析能力,其三是数据应用能力。
不少导师是比较看重程序设计能力的,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导师,通常都比较重视程序设计能力,如果参与过一些前后端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等项目,会提升自己的复试竞争力。
目前数据分析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统计学方式,另一种是机器学习方式,所以这两部分知识也是老师比较关注的,尤其是机器学习知识,对于后续的科研活动会有比较直接的影响。
数据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数据价值化方式上,比如智能体就是比较常见的数据价值化出口,当然也有其他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做出选择。
总体上来说,如果未来想在复试环节有一定的优势,应该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后续的读研也有比较直接的影响,很多导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实践经历来安排具体的课题组,实践经历丰富的同学也更容易进入到核心组。
考虑到很多同学并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渠道,我联合一些985大学的导师和互联网大厂的企业导师,共同打造了一个实践平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联系我申请参与,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最后,如果有大数据、计算机相关的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怎么说呢,其实之前就能感觉到可能还是这样的结果。去年暑假在考研和秋招之间纠结了两周,最终无法作出决定,只好想着两头并进。本科上海某985,绩点稀烂,挂科不少。我本人对科研毫无兴趣,读研单纯为了提升学历,为找工作铺路。于是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包邮区某985夏令营,结果当时绩点3.15/5,而且无保研资格的我居然入营了,我看主要还是沾了985的光。面试时自然是经典质问本科成绩,理所当然地被刷了。之后主要把精力放在了秋招上,海投了80+次,非技术岗,主要投的都是什么管培。面试的时候也算是见到了各种985硕top30硕,最终混到了3个offer。目前签的这个相对来说还比较满意吧,同一批进来的985硕居多,能给我混到也算是挺好了。11月以后就开始准备考研了,说是复习其实也还是天天玩+做课设什么的,一天能学4小时已经挺好了。还好考的管综比较简单,招11进了17,最后前10进了复试。然后又回到了故事开头,还是那个学校,还是那个院长,还是那个经典质问,最后还是同样被刷。
现在回看,感觉自己的整个思路还是比较正确的吧。毕竟考研一年一次,沉没成本太大,再加我绩点太差复试肯定处于劣势,管综无调剂可言,并且我也不会去比本科差的地方混学历。相对而言,找工作就可以这家不行换下一家,沉没成本低了不少,可能更适合我这种混子。总之,也算是两条路也体验过了,准备就先好好打工再混个mba什么的算了。也祝愿这里的各位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心想事成。#2021考研# #上海交通大学#
短腿柯基王
2022-10-11考研一战惨败,二战时要不要坚持死磕名校?聪明人这样做
每年总有一些考生考研惨败,走上二战考研的旅途。对于初次考研的同学来说,由于对考研专业和学校了解的不充分,可能力不能及,没有考过国家线,成了考研炮灰。
然而,到了二战考研的时候,往届生的优势也很有限。哪怕是再考一次,想去名校读研的同学,也不见得能够达成所愿。那么,对于一战惨败的考生来说,二战考研的时候要降档择校吗?如果只想去211或985大学读研,应该怎么做呢?
1、尽量不换学校:二战考研的同学有了第一次考研失败的经验,建议不要换学校。但要是一战考研的时候择校难度太高,或是不合实际,又另说了。
2、避开自己的劣势科目选择院校和专业:比如想考文学类专业的二战学生,如果语言是你的弱项,在选择专业时建议绕开语言学,避开劣势科目。凡是考语言学相关的学校和专业都不选。文学考研大致分为三种(在此排除语言学考研),一种像南京大学这种考文学综合和语言综合的,一种是考文学综合加作文,一种是单科考试加文学批评。比如北京大学考中外文学综合加单科考试,华东师范大学的文学类专业考文学综合加作文,不同的学习大不一样。
3、考研学校建议:985名校中间做些调换
考虑到是第二次考研,那么自然以求稳为主。再拿上面那个例子说,第一次想考的是南京大学文学专业,实力是有的,二战考研可以选个985名校作为目标,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或是四川大学文学专业,这两个学校文学专业考研也不考语言学,就比较稳了,照样就读名校的研究生。
4、这些情况建议你降档择校。若是二战考研的时候考生的境遇不太好,备考条件不充分,可能无法保持一战时候的精力和复习时间,那么降档择校就是必然的了。考生可以在211大学里选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去考,前提是尽量选专业较好的学校,这样对以后考博或就业也是大有裨益的。
5、如果你不想二战,但还是想读研,那赶紧去申请免联考项目
如果你觉得上岸基本无望,也不想再二战,又不具备出国留学条件,但还是想读研,建议赶紧做打算,尽快去寻找一个免联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吧,这类项目是国外院校在国内办学,其中不乏很多国外名校的优质项目,比如英国华威大学项目管理硕士就在国内有办学,全球QS排名61,教育部认可拿双证,最好的是不用联考,只要过面试就行,称得上是一个很好的备选方案,等联考成绩一公布,万一落榜,可以无缝衔接读研了。一点都不耽误时间,你的心也有着落了。
如果说考研前拼的是意志和坚持,考研中拼的是心态和实力,那么考研后拼的是你的策略和远见,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不放弃,你的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关于免联考项目,有任何疑问也可以私信海伦老师哦。#考研复试##考研调剂##考研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