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人在深圳,想考在职研究生,都有哪些学校和专业?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深圳的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和英语老师都是南开大学英语硕士研究生毕业专业英语8级,而且获得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现在英语师范类人才严重过剩,在职在岗的英语教师也面临着转岗的微信所以现在英语师范类不要扩招了,应该加大做理化理工科专业的扩大招生规模,免得更多的人因为选择专业不断大学毕业就面临失业。你觉得英语硕士研究生教小学三年级英语是不是人才浪费呢?有人说关键深圳年薪就是30万以上,干其他工作没有这个收入高,这倒也是事实,经济待遇还是决定一切选择权。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深圳教学基地在深圳中教培训,硕士专业有社会工作硕士(MSW)、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ED.M)、工商管理硕士(MBA)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硕士都很不错,你可以联系在深圳的教学基地,了解下情况,祝你能找到好的学校。他们的地址好像在深南中路的新城大厦12楼,过关率非常高。
#成长伴随着学习# #深圳头条# #我要上头条# #我上学的那点事#
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在我人生最失落,最悲观的时候,也算机缘巧合,和朋友聊天过程中,得知了香港公开大学(现更名:香港都会大学)招收理学硕士的通告。
其实吧,我一直都有一个研究生的梦想,怎奈年少时不知上进,人过中年却已知晓浪费了最好时光。原本我是非全日制大专毕业,前几年也尝试考在职研究生,但是都名落孙山。得知香港招收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通过朋友申请境外留学,就读香港都会大学的中国环保研究理学硕士。
在等待申请回复的时间是难熬的,直到六月初,接到了香港都会大学的电邮,通知我于下周五16点参加面试,如果面试通过就可以收到香港都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心想,肯定没那么简单的,利用这一周的时间,通过朋友的指导,又反复学习了相关资料文献,等到面试的那一刻,心里还是有些发怵的。
下午15:30,我就等在了电脑旁边,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采取的是zoom会议视频面试。谁曾想,15:50分,画面突然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激动,慌乱,大约五秒钟,我的内心平静了下来,面试官很和善,让我感觉似曾相识的感觉(由于小时候喜欢看港片,感觉香港人长的都差不多)。一开始先进行了自我介绍,下来又连线各个专业领域的老师进行提问,还好,我的表现很不错。当面试官问我:“你有什么想咨询的吗”我回答:“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现在该做一些什么准备”面试官回答:不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到校后用心学习就好”。此时,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又是漫长的等待,六月底的时候,收到了香港都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就是办理各种入境,入学手续,直至今天,收到了香港入境处发来的入境通知以及粉色的小卡片。
此处有掌声.........感谢香港都会大学让我实现了硕士研究生的梦想,感谢父母妻儿给予我的支持。今年,我虽然36岁了,我明白,学海无涯。现在特明白小时候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时的年少无知,让我的人生道路曲折离奇。另外,从孩子的角度,也是为孩子提供一个更优质的成长学习环境,拿到香港身份证,让孩子以华侨生的身份参加国内高考。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将我的故事讲给孩子们,36岁的叔叔,还在努力学习,你们有什么资格去荒废学业呢?
我也想知道,儿子在深圳,说想去加拿大读,不允。
你好:我建议读在职研究生的话,还是根据自己报考专业选择比较好,选择一些名校,权威院校进行报考,像人大,浙江大学,这些都是在深圳有课程班的。南开在职研究生在深圳也有好几家招生点的,可以去实地看下。
金色岁月
2022-10-03去深圳“四大校”之一的学校面试,教师有一半是博士,“从教热”现象来喽!
这个真的挺正常的,我现在看着这些新闻早就是已经免疫了。
我当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是211高校辅导员需要博士起招了.......
这其实也不能说是卷吧,很多时候都是被逼无奈的卷。
一方面是这些专业都是一些相对冷门的天坑专业,生化环材的就业率年年如此。我小学英语老师的儿子,北大生物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我当年可羡慕了,结果听说毕业后连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家里蹲。
另一方面是好像看着博士去当中小学老师是在浪费学历,但其实人家也是用脚投票而已。深圳四大校的老师,可不比去大学任教强多了。
深圳的中小学老师带编制,博士年薪30w+,如果升学率高还有额外的奖金,有房补,解决户口问题,一年3个月的带薪寒暑假.......这工作,请问有谁会不想要!
我也想考啊,我也想和他们一起卷啊,可惜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985小硕,连跟他们卷生卷死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我的长三角地区当个在编教师。
现在,大家对于老师可能还是不太了解。除了中西部地区、乡村地区,除了那些没有编制的合同制老师,其他的老师收入现在基本上都很可以的。
深圳就不用多说了,全国的top1......
我们这儿是长三角,那也是相当可观的,刚去三五年的新老师差不多有20w+,老教师基本上都是30w+。比在企业工作挣得多得多~
但是呢,这些一切的前提还是你得是在编教师哈。有编制的,才是铁饭碗。如果你是合同制老师、临聘老师,那不管是在收入上还是在地位上,跟带编老师都是差老大一截了。
所以啊,编制不好考是真的,编制越来越难考也是真的。尤其是这两年,那叫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我当时在一起考教师备考教师编制的时候认识的授课老师跟我说,现在教师编制考试的竞争压力和报录比是我当年的1.5-2倍。(我也就是3年前上的岸而已啊.....)
我最佩服的还是我的一个师兄,硕士研究生毕业就考上了西藏大学的老师。虽然说西藏大学在拉萨,高原可能不太适合我们这些大部分人长期生活。
但是,人家至少是211大学啊!!!现在来说,一个土博想留在211任教都是有难度的!!!我师兄现在又开始读在职博士了,我感觉他应该是想换到内地的其他高校任教吧~
他是我见过的走教职最幸运的了。
现在,大部分博士其实都挺无奈的。想在高校任教职,是真的难。985博士只能去211,211博士只能去双非。
而且即使好不容易拿到了教职,科研压力和项目压力也是会让你喘不过气来的,“非升即走”这样的制度让多少博士在深夜里崩溃,而且说实话高校老师的工资是真的少得可怜,如果你拿不到项目的话,凭工资真的是很难养活自己。
所以,越来越多的博士开始选择其他的出路,比如考公务员、考选调生、考教师编制,进体制内,这其实也很不错!
现在博士进体制内其实还是很受重视的,尤其是去省部级或者国家部委这样的单位,或者是去像深圳这样的中小学校,这些要么是有很大的仕途的晋升空间,要么是有非常可观的收入。
怎么着,也不比在高校里谋个教职差哪里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