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想考苏州大学环境设计研究生,请问您有什么样的建议?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苏州大学确实惊艳!
不愧是中国最美大学之一,看看苏州大学这校园环境,真的可以被震撼到,这简直就是一座建在5A景区里面的学府,无法想象怎么会有如此之美的校园,这种美真的是无与伦比!
与苏州这座2500年历史的古城一样,苏州大学同样古典气质浓厚,在古韵十足的校园内,书香气息和参天古树环绕其中,让人感受到它百年光阴流转间的魅力,置身其中,仿佛又再次回到那个白衣飘飘的大学时代,让人心生美好!
苏州大学这几年发展很不错,作为一个老苏大人,欢迎报考苏大,环境专业在独墅湖校区,各个设施都比较新,各个基础设施很不错,缺点就是离市区有点远。下面我说一下报考的建议:
报考苏大,你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每年报考苏大的人数都是非常多的,所以竞争比较激烈。那需要扎实的知识,就必须掌握详细的报考信息。信息大概分为三类:1、专业知识方面信息,这块你需要找到历年的真题,而找真题的方法,一般是去考研论坛上找,或者去苏大生活BBS上,我记得上面师兄师姐他们有在卖他们的笔记以及他们当时考研时候收集到的资料;2、导师信息:苏大由于每年报考人数很多,而他给出的名额又不多,因为有一部分已经被本校的推免名额给占了,所以需要到苏大官网上看一下,每年的推荐名单。
挺好的,苏大虽然不是985,但是实力挺强的,如果想留苏州工作的话,非常不错。考研就那四门课,前三年把英语政治数学学好,最后专业课做真题进行了,比高考简单多了,现在研究生是基本学历了,如果你本科差就更要考了
想考,不论是那所高校研究生,要具备唯一的条件,要天才天赋的先天条件,考研究生是学研究的,和天才天赋组合,也许能学点本事。
没有先天的天才天赋就不要考研究生了,否则你会一无所获,现在的研究生不值得考了,早上班早挣钱是上策,早点把花过学费挣回来,也可选择创业。
想提高自己,就到学问迷空间自学《创新基础学》,有钱也学不到的东西,学问迷独家原创,不要钱,还能学干货。
【考研一定要避开苏州大学】
很多同学觉的考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好像是真的难,就想妥协一点考个普通211。那要考的学校要特别好,地区要特别好,于是苏州大学就成了首选。
现在每年苏州大学成了研究生报考的重灾区,苏州大学常年报考人数名列中国前10,去年的报考人数达到了36000人左右,超过了88%的985高考报考人数,现在你觉得你可以很轻松就考上这个普通的211吗?苏州大学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哪一个学院和哪一个专业可以捡漏的了,只有变态难、非常难和比较难之间可以选择,比如说苏州大学的王牌专业经管类,整个商学院的报考人数超级多,大部分专业报录比是20:1起步,特别是应用经济学近几年金融专硕的报录比就没有低于过20:1,20届录取的平均分达到了382分,去年再创新高达到了397分,也就说你考400分也才是中等水平,所以说如果要报考苏州大学的经管学院、法学院、文学院等一定要慎之又慎,苏大真不是普通人可以报考的。
但是如果同学一定要报考苏州大学,还是有一些特别的理由的,毕竟苏大学校的牌子很牛,学科实力很强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综合起来是可以碾压很多985就业质量的,毕竟苏州大学有那么好的社会认可度,那么好的校友资源,以及那么好的学校环境。
闯出一片天
2022-09-29天津发展不好传感器,简直“天理难容”[泪奔]。
最近调研天津传感器产业,心里真是着急呀。
传感器是智能世界的五官感官,虽然产业小,但绝对高端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哪个也离不开它。
传感器作为仪表的上游,与仪表的关系紧密相连,石油化工、医药行业的一次仪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传感器。
而天津曾经是中国仪表的四大基地之一。天津仪表曾经红得发紫,类似值得骄傲的事情天津有太多了,不过都是往事如烟。现在的中环天仪,是在原天津仪表集团的基础上重组而来。流量计、物位计、调节阀都在做。可惜,并没有给本地的传感器注入太多。
如今天津的传感器,可以说是日渐掉落。国内企业就剩下天津宜科的光电传感器和编码器,还比较成规模。其他都是比较小的企业。
可是,天津曾经是欧洲认定“传感器之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图尔克、海德汉、西特传感器,都在这里落地。后来美国丹纳赫收购了德国亨斯特勒之后,也在这里落下。
然而,天津在随后传感器产业大发展的二十年,硬是把这个产业给做没了。当然,也不说这个了,天津丢掉的产业腹地多了去了,摩托罗拉、三星工厂曾经如王者一样的存在,使得天津是中国信息产业基地最牛的地方,堪比现在的深圳手机产业,不也是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吗。
现在就说说,天津怎么把传感器这块阵地给夺回来吧。
要说发展传感器,天津的产业链配套实在是太成熟了。一抓一大把。
河北黄骅有电路板基地,给传感器提供电路板简直是小菜一碟;而在沧州,则有着非常的五金件加工基础,机加和模具,都很厉害。这些企业长期给海尔配套,都已经很适应高品质标准。
而天津津南有注塑机基地,这可以是以前天津汽车产业基地留下的工业根基。别忘了,赫赫有名的天津夏利曾经一度带动汽车产业群的腾飞——可惜,是可以忘记了。烟消云散,不过20年。
但是,这种主机厂所留下的配套厂,却是顽强地活下来。这里注塑和模具都有,而减震器甚至都是给特斯拉配套。生命力犹在。
传感器的金属件需要电镀,静海就有电镀产业园。电镀是令人讨厌的产业,污染太重,但几乎所有工业品锃亮的外观又离不开它。天津以前的电镀也是脏乱差,而现在天津市投资20亿元的静海区中旺镇的“电镀基地”,已经成为京津冀绿色表面处理的示范区。
至于通信与模块,更不用担心。天津电缆总厂作为最早的老厂,已经倒了,但重生的树木已经遍布各处。天津市电缆总厂第一分厂、天津电缆厂,都可以为传感器提供很好的通讯线缆。
对,还差芯片封装。有的传感器需要芯片代工。
莫怕莫慌,抬手就来。中芯国际,在天津有工厂的时间已经有20年。2018年二期工程都做完了。。
天津要发展传感器,资源配置是天生的。传感器的供应链,如此强健,完全可以成为打通天津和河北的供应链网络,再加上北京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制高点。直截了当,毫无障碍。
天津的人才输送,也没有问题。天津大学的精仪与光电学院,是全国最牛的仪表和传感器的院系之一。天大出来了很多仪表公司,与天大精仪的技术一脉相承。而且,这种技术源头的清流,至今仍然涓涓长流。而天津电子科技大学,则可提供电子电路方面的人才。可以有很多。
那么,天津差什么?
于是,事情的真相开始辣眼睛。
第一不用说,营商环境差。德国海德汉一开始打算在天津建立工厂,但最后还是去了北京顺义空港工业园,只把总部留在天津。
来自天大系的讯尔仪表公司,即使在天津创立多年,仍然在2019年去河北省沧州青县建厂。如果天津政策、用工好,为什么不留在天津?海泰工业园区有几家传感器公司,连厂房资格都不具备,根本没有人关注企业的心声。
第二是人才缺乏。天津现在有50多高校,大学生很多。跟南京的大学毕业生,总数量差不多。但是,南京市大学毕业生很多留下来了,去南京或者去苏州。而天津名校的毕业生,则基本都离开了天津。优秀人才留在本地,没有好的产业,留下做啥?
传感器是一个产业链不长、资产不重、研发密集型的产业,非常适合天津这样的城市。它可以承接北京的传感器、外用河北的制造基地,嫁接本地强大的人才,一举多得。
而且天津有天地伟业这样的全球安防Top10,天津九安医疗电子的印钞票之王、中环仪表等下游企业,这些龙头用户,对上游传感器,极具拉动力。
如果天津传感器发展的好,自然就可以留下天大、南开等大学培养的人才。这才能人丁兴旺,固市之本。
可能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政府。如果二十年前天津发展传感器是天造地设,经过二十年的恶化,现在已经不得不重新培育良田,规划需要开始。但还有机会。
这两年,郑州开始打造“传感器谷”,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开始有模有样。这两天郑州开的感器大会,也是群贤毕至,人声鼎沸。这是人气,这样才是发展地区产业的样子。
我就想不通。一把好牌,个个不是A就是K,天津为什么不能好好发展传感器。万事俱备,依然西北杆子风饿着吹。哎,不服[惊呆]#产业集群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