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实行教师证统考后,上师范类大学有啥用?

想咨询一下关于实行教师证统考后,上师范类大学有啥用?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教育

    我个人以为师范大学,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地方,因为师范大学从教材内容到课程设置,均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培训机制。该师范学生毕业合格,就意味着具备了当教师的资格,否则不应该合格。再要求考证有点多此一举,感觉是重复浪费资源。这与当医生性质完全不同。

    当然一律要求考证,肯定可以给地方相关机构创收。

    而非师范类专业想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由于非师范课程内容设置没有经历过相关系统培训,从原则上讲一般并不适合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想从事中小学教育,当然需要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相关内容才能得到一定程度掌握。

  • 金色夕阳

    想当老师必然得有教师资格证,有这样一些学校和专业,可以由学校组织笔试和面试从而获得教师资格证,是不是很厉害?
    通过师范类第三级专业认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笔试和面试就均由学校自行组织。
    师范类第二级专业认证,考取教师资格证笔试需参加统考,面试则由学校组织,虽然不如第三级专业认证厉害,但仅参加统一笔试,也容易很多了是不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的通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等6个专业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等256个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
    看看有没有你的学校和专业。

  • 短腿柯基王

    谢谢悟空诚邀。

    “实行教师证统考后,上师范类大学有啥用”?首先感谢提出这个问题的“关心者”,现在有很多人对于实行“教师证统考”后,怀疑和不明白现在的师范类大学究竟有何意义?

    一,师范类大学是我们国家专门的教育类从基础教育到各个大学,突出“拔尖人才”培养的各种高素质专业教师。换句话说,当老师必须是师范类专业的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人,经过考试考核后的筛选才能成为一个允许的“准入人”。不论是什么人考“教师资格证”,首先要审核通过达到“要求”的人,也就是说非师范学院的人,即所学专业知识不符合条件的人,在报名考试时被“拒之门外”。“统一考试”是为了激活用人范围,广纳人才,弥补遗漏,应有尽有。让教师队伍更有“精准度”,“含量高”,“专业版”。

    二,国家实行“统考制度”,是为了让师范类大学不拘一格培养教师,也是为了统一实施《教师资格证》“正规合格”,达到要求。更是对师范类大学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更严格的考试与考核。因为现在的《教师资格证》不允许任何院校和任何机构单位随便考试发证。只有国家任命的权威机构“盖章生效”,才能确认是什么专业的持证教师。所以说,师范类大学不但是一种专业院校,而且还要体现出“重中之重”的人才培养基地。上师范类大学更有意义,也最有效果。

  • 沉稳步伐

    用是有一点用的,上了师范类大学,对考教师资格证有一点专业上的优势。然而仅此一点优势,对于有志于从教者虽有一点用,但仅此一点,不具备绝对优势,因为考证中的这一点,都可以另时学,并不高深。

    所学专业与职业不必对口,就是市场化,不仅学非所用,而且助力了专业文凭仅为敲门砖,导致专业不需深造,大家只为混个文凭。

    而对于任何职业,仅仅一个文凭,不考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削弱了教育最基本的效果。找到职业后,几乎都是从头再来,有百害而无一利。

  • 撩人心.

    首先,师范大学毕业后教师资格证是统一发的。不需要再考试。而且是高中的。其次,目前稍微好点的学校招老师的时候都会直接考虑师范生,其他的如果没有特别优秀很少考虑。最后,师范大学的学生未必一定做老师,但一定不会在找老师工作的时候被歧视,非师范的要想当老师一定会受质疑。

  • 淡定从容

    这些大学的师范专业终于可以在本校认证教师资格证!有你的学校吗?对于师范类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件大好事!自己学校认证教师资格证,只要不出大问题,基本还是都能过的,比起统考,容易得多,也方便得多。

    当年我们是最后一批毕业就发教师资格证的,很多人觉得我们简直太幸运[捂脸]其实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这些课程在期末考试中也早就考过了,那个时候也是背得昏天黑地,一个科目就要背一本资料[我想静静](由于文件较大,一次性发不完,后面还会陆续公布一些院校,可以关注我[比心])#好平台好讲师#

  • 岁月如歌

    这2类人可以直接拥有教师资格证!!!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由院校考核教学能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和公费师范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其实他们在大学期间已经具备了教学能力,现在不用参加统考,这也给我们需要参加统考的人节省了部分名额,可以让更多人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 秋水伊人

    实行教师证统考后,若想毕业后当老师,上师范类大学当然有用多了。

    首先,在你毕业时应聘老师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有优先录用权。一但考上教师证,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当然愿意首先录用师范类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他们在大学里系统的学习了心里学和教育学,这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里和教育疏导。

    其次,师范类大学的教学工作,是真对学生以后进行教学工作所需而设定的各种必考科程和自选科程进行课程安排的。学生学习后,自然就优于其它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拿毕业实习来说吧,师范类大学一般在实习期,都要求学生去各个学校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15天以上,并取得所实习学校的实习工作认可。而其它大学就没有这种实习教学经历,到了新的教学工作单位当然就比不上师范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了。

    现在,国家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是越来越重视师范类大学毕业的学生了,每一年都有很多学生考上免费师范生,这就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师范类大学生的重视程度。

    所以,我认为实行教师证统考后,对于上师范类大学的学生更有利,因为教师证统考离不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而这两门功课都是师范类大学生在校必须学习的科目。

  • 教育

    很多人可能确实觉得目前所有的专业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历就可以去考个教师资格证,然后就可以去上课,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好像上不上师范大学对于将来当老师好像并没有十分重要,好像也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当然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好像是这样的,因为其他的同学可以不通过师范大学,只通过自己考个教师资格证就也能够当老师。那么师范生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最起码作为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如下几方面是有优势的。

    第一,对教育的理解

    这个似乎说出来很抽象,但实际上我要说的是师范大学的学生从入校以来对于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怎么样的?教育是怎么演变来的?等等关于教育的一些知识,他是应该说无形中深入到骨髓当中去。,因此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不仅仅是书上说的那么几条,更多的可能来自于他们内心对于教育这个行业的认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可。所以一旦这一些人成为教师之后,他们的这种心理状态跟其他专业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第二,有更多的教育的理论

    很多人会说,我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也读了教育综合,也进行了面试。但说实话就你复习的那两本书对于一个大学4年的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讲真是微不足道。大学4年的过程当中,不是仅仅是有教育理论,心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习等等这样一些环节,使得这样一些人师范生对于教育的各种理论。所以这些人在将来的教育的基本理论方面,在教育方法创新方面都是有很好的底子的。

    第三,接受教育技能的训练

    师范大学的学生其实在教育技能方面他确实得到过一些训练,比如说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教育学原理,那么我们就要有一些粉笔字,有教育实践,有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等等这样一些非常实务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能够切实提高你个人的教学的能力,这是一个师范生的技能的基础。

    当然这些东西我觉得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最基本的东西。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当然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自学来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但是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说如果你真的想当老师,建议还是去读读师范类院校,这样的话对于你将来开展教师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当然也不否认一些非师范大学毕业的人,很多也成为了优秀的教师,但是我想这个比例肯定还是以师范大学出身的人应该是更多一些。

  • 以前读师范院校,教师资格证直接发。2015年以后,读师范院校,教师资格证和非师范生一起,需要参加考试,合格了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

    题主问教师资格证统考后,上师范类大学有啥用。如果你想做一个教师,上师范类大学的用处还是挺大的。

    首先相比非师范生,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更容易一些。因为师范生学习的就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艺术啥的。另外还有很多专业内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考资格证和考编时会遇到的。

    非师范生想考资格证,需要重新学习这些知识。两相比较,考证时师范生花四分功夫,非师范生就要花九分十分功夫。这就是师范生的优势。

    然后,经过不同的努力,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都考到资格证了,该考编了。不要以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很多地方公招不要非师范生。

    就拿四川来说,几年前只要有教师资格证,只要你考得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报考。我一个学生就是非师范生,考到资格证后参加成都一著名小学编制考试,成功上岸。

    但是现在却不行了。非师范生只能报考偏远山区的编制,因为那些地方条件艰苦些,很多师范生不愿意去。如果想在本地当老师,只能去教培机构或私立学校。

    我徒弟阿梅,因为是非师范生,去年和学校另一个代课的小程一起考编。小程是师范生,就报考了本地的学校并且成功考上,现在就在离家十多里远的外乡镇上课。而阿梅只能报考川内一边远山区,虽然成功上岸,但毕竟离家远,条件差一些。

    照这个发展趋势,今后非师范生考编,估计有点玄。即使能考,可能也只能去条件更艰苦的地方。

    最后假设非师范生和师范生都考编成功,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的应该是师范生。毕竟师范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了几年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虽然这些只是理论知识,但是师范生只要一接触到学生,一遇到问题,就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很好地解决问题。

    而非师范生则完全靠自己摸索,付出的时间、心血会更多。可能事倍功半,也可能无功而返,还有可能付出了很多反而是错的。

    结语:对于想当教师的人来说,即使教师资格证实行统考,上师范类大学比不上师范类大学,作用大多了。

    考资格证更容易些,想考哪的编制就可以考哪,入编后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比非师范生处理得更好。

    题主,你说是不是这样的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