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学霸都有哪些学习方法?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作为从小到大被称为学霸的我路过此问,总结一些我认为有用的方法和技巧,分享给爱学习的好孩子和父母们。或许时代变了,但学习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我认为特别高效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善用上课时间,认真学教科书,以及大量阅读。
1)善用上课时间,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胜过下课花双倍的时间自学。我是一个特别认真听老师讲课的人,无论老师上课是否吸引人或者幽默,他认真备课,有经验,知道这些知识点学生的盲点或者困难在哪里,因此,上课紧跟老师,可以快速掌握知识。通常,为了不走神,我会记笔记,这样有助于我跟随老师思路,也有助于下课进行复习。
2)认真学教科书。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屑一顾,但事实上,所有的大考,包括高考,出题都是围绕着教科书内容进行的,所以如果能把教科书里的内容完全吃透,例题都会做,小考不一定能考好,大考肯定没问题。尤其初高中,我基本不做课外习题,但会把历年考题,教科书例题反复学习,然后小考出偏题怪题我可能考不好,但每次大考都发挥稳定,年级排名前十。
3)大量阅读。大量阅读带来的好处,从功利性来说,有:增强中文阅读理解能力,作文写作能力,触类旁通学习和理解英文的能力,以及阅读数学物理化学题干更加快速高效,不遗漏信息。从非功利角度看,通过阅读体验不同人生和经历,换脑放松,学习更加高效。
另外,我很喜欢多任务穿插,比如写作业时不时换本小说看看,或者写一会儿去玩一会儿,现在想来,这些学习之余的休闲,更好地帮助我休息放松,从而学习起来不觉得累。
马上就要开学了!一位衡水学霸分享:想要中考轻松拿高分,从初一开始要这样做!不愧是学霸,学习方式就是不一般,总结得很到位,很全面,各科的学习方式都总结出来了,家里有中学生的,赶紧保存起来,吸取学霸的经验!#头号周刊# #大有学问#
衡水中学初中手写笔记
#微分享# 【10大学习技巧,助你学渣变学霸!】你是否为大大小小的考试伤透了脑筋?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分散式学习、实际测试、记忆卡片……哪个方法最有效?10大学习技巧↓↓让你事半功倍!收藏,转发!
#学外语专业你后悔了吗#,无论怎样学习技巧拿捏了,啥学科都不怕!
#法姐分享# #检察关注#
via~人民日报
@四川监狱 @龙泉妇联 @法治四川 转需
附上我以前读大学时用过的学习方法,每门科目的主动学习时间大概十小时左右。考试成绩一般都在80分以上,部分科目90+,每学期有科目排到班级第一。
需要说明的是,我读大学时,并不喜欢学习,也对大多数所学科目没什么兴趣。
1有些科目,背诵的内容较多,典型的就是政治。我对背诵科目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①平时上课从不翘课,坐最后一排,要么睡觉要么看课外书,要交作业时,就抄同学作业。
②考前几天时开始复习,先花一小时左右,快速浏览整本教材。
③从同学处借来笔记,通过做标记,把笔记搬到教材上。
④在教材目录上,写满各种只有自己明白的提示性字词。
⑤在章节开始处,写下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框架。
⑥对照标记,阅读教材内容两三遍。会越来越快,每遍大概一小时。
⑦只看标记,背诵教材内容两三遍。会越来越快,每遍大概半小时。
⑧到考试时,教材上所有内容,已经至少过了七八遍,刚好达到极熟悉的程度,走进考场。
这个学习过程可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熟悉阶段。包括整体浏览和阅读笔记。
第二个是总结阶段。包括在内容和目录上作标记,总结知识框架。
第三个是背诵阶段。包括熟记标记和内容间的联系,利用标记复述内容。
在大学,更多课程是有一大堆公式的理科科目。对于这些科目,我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①平时上课从不翘课,坐最后一排,要么睡觉要么看课外书,要交作业时,就抄同学作业。
②考前提前十几天,收集书中公式,然后每天抄写一次。
③从同学处借来笔记,通过做标记,把笔记搬到教材上。
④多次阅读教材,每次阅读比较容易看懂的内容。
⑤第一遍只阅读文字部分内容,主要是概念和结论。
⑥第二遍阅读文字+公式及推导过程的内容。
⑦第三遍阅读文字+公式+例题解答的内容。
⑧第四遍阅读文字+公式+例题+习题,并通过心算去解答习题。
⑨最后,选择有代表性,有难度的习题,用笔演算。
上面的文字描述对过程进行了简化,实际操作中,会根据学习情况有一些调整,最终会把教材过七八遍,达到能够在思维中把教材重新推导出来的程度,然后走进考场。
这个学习过程同样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熟悉阶段。包括抄写公式,把笔记搬到教材,对教材进行整体浏览。
第二个是理解阶段。包括理解公式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第三个是应用阶段。包括用心算或笔算去解答习题。
这三个阶段和前面的为什么不同?
因为背诵科目的学习,重在总结和背诵,理科知识,则重在理解和应用。
和背诵类科目的学习过程相比,两种学习过程存在几点差异:
①背诵类科目,一般只提前几天复习,而理科类科目,需要提前十多天复习。
②理科类科目,刚开始会收集公式,并且以后每天将公式抄写一遍。
③理科类科目,会对内容进行分类,采用筛读的方式,由易到难进行阅读。
要复制这个学习过程,需要有比较强的各种思维能力作基础,并不是人人都能这样学习,然后取得同样的成绩的。
大学以后,我自学过很多杂乱的知识,也曾辅导过一些学生的学习,不同的学习体验,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又经历了很多变化。
但基本上,上述这两个学习过程,已经包含高效学习和快速学习的最核心的关键了。
更详细的内容,参见我的另一个回答: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的回答和文章,都是个人原创,各个平台上只要署名不是『Howhowfire』或『学习最快乐』,均是侵权抄袭。
看完之后,觉得有帮助,手滑点个赞呗!
沉稳之选
2022-09-18考入“前十名”大学的高考学霸,到底牛在哪里?这7个方法确实具有“杀伤力”。
在方老师带的多届学生中,总有一些似乎自带光环的学霸,他们学得轻松但成绩出众,都能考入前十名大学,最优秀的进入清北。我把他们成功的经验,概括为7个方面。
1、非常自信,勇于展现自己。
这个自信主要指的是学习上的表现,比如课堂上非常活跃,有疑惑大胆个老师交流。认为自己能力很强,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有过人的专注力。
我经常说,专注力就是高中生的竞争力。别看都在教室低头学习,到底学深学透了没有,实际上差别很大。
3、把老师的要求能无条件做到。
请注意是无条件,大多数高中生总以各种理由,降低自我要求。记住一句话:只为成功找动力,不为失败找借口。
4、喜欢给其他同学讲题。
给别人讲一道题,谁的收获最大?当然是讲题的人!学霸都尝到了给别人讲题的甜头,讲着讲着自己的了解就更深刻了。
5、笔记随时记,要点抓得准。
最怕那些把笔记记得工工整整,然后从来不看更不深入思考的学生。笔记,不是抄写,是课堂老师讲解的精华,赶紧继续来,慢了会影响听课。
6、百思不得其解才会看答案。
现在的高考,拼的是思维能力,包括灵活运用和创新。这些能力老师无法包教包会,只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独立思考,持续思考,深入思考,才会有高品质的思维。
7、会反思,能及时调整学习节奏。
真正的好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面对失利的考试,他们能理性分析,找原因,能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说通过一次失败的考试,他会有更大的进步。
以上这7个方面,是我在高中生培优方面的基本做法,供大家参考。成为高中学霸,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注意的有很多,我的专栏课程《成为高中学霸的12大心法》中会有详细全面讲解,也欢迎大家和我私信交流。
#2022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