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知识体系总结,精简点,谢谢?

1 个回答

  •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 一、变法背景 1. **三冗两积** - **冗官**:北宋通过科举制、恩荫制等大量选拔官员,官僚机构臃肿。 - **冗兵**:为防范地方割据和边疆威胁,大量招募士兵,军队数量庞大且战斗力低下。 - **冗费**:官俸、军费开支巨大,加上对辽、西夏的岁币支出,财政入不敷出。 - **积贫**:财政危机严重,国家贫穷。 -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 2. **土地兼并严重** - 北宋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阶级矛盾尖锐。 3. **庆历新政失败** - 为解决危机,宋仁宗时期范仲淹进行庆历新政,但因触犯保守派利益,改革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 二、变法目的 1. 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 2. 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 三、变法内容 1. **理财(富国)方面** - **青苗法** - 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农田水利法** -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 **免役法(募役法)** -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市易法** -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方田均税法** - 重新丈量土地,确定土地所有者应缴纳的赋税。增加了政府田赋收入,打击了隐田漏税的大地主。 2. **军事(强兵)方面** - **保甲法** - 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农闲时保丁进行军事训练,维持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既加强了对农村的统治,又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还提高了地方治安能力。 - **保马法** - 鼓励百姓养马,由政府给以马或钱帛,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节省了政府的开支。 - **将兵法** - 精简军队,裁汰老弱,选拔有才能的将领负责训练军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3. **教育(取士)方面** - **改革科举制度** - 废除明经科等旧科目,注重考察考生的经义策论,选拔实用型人才。 - **整顿太学** -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太学实行三舍法,通过考核学生的学业和品德,选拔优秀人才直接为官,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质量。 ## 四、变法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 **经济方面** -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荒地得到开垦。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 **军事方面** - 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保甲法的实施加强了地方治安,节省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弱的局面。 - **教育方面** - 选拔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2. **消极影响** - 变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如青苗法在执行中强制农民借贷等。 - 变法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导致变法最终失败。 ## 五、变法失败的原因 1. **触犯保守派利益** - 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方田均税法触动了大地主隐瞒土地的利益。 2. **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 用人不当,一些地方官员在执行变法时歪曲变法内容,强制推行,加重了百姓负担。 3. **宋神宗态度的变化** - 变法后期,宋神宗对变法的支持有所动摇,王安石两次被罢相,变法失去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4. **变法的局限性** - 变法是在封建体制下进行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问题。

相关推荐